圆明园四季1—春

标签:
圆明园春 |
分类: 游记 |
许多人把圆明园当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英法联军把这里变成一片废墟,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在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湿地公园。
所有这些公园中,我对圆明园情有独钟,它没有颐和园的亭台楼阁以及宽大的湖面,没有北海公园的园林布局,没有天坛公园的规整宏伟,也没有景山公园的中轴位置及登高远眺的优势。但它显得平易,充满了野趣,尤其是西边的一大片,人少,天然,四季都美。常来常新,每次都会带给你许多惊喜。一年中总会来个几十次,每次都有新发现。
3月中旬,北京开始进入了春天。此时乍暖还寒,报春的迎春花和山桃花就绽放开来。憋了一冬天的人们,盼来了花红柳绿的时节。终于可以脱下厚厚的冬装,轻装出行了。 此时春风拂面,如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笑脸,那么轻柔,那么温暖。再也没有北风刺骨,寒气逼人的天气,真好。
黑天鹅夫妇孵出了三只小宝宝,它们带着孩子们在水中快乐的嬉戏,尽享着天伦之乐。
山桃花谢了,榆叶梅开的繁盛。它的花颜色浓重,大有闹春的气势。在碧水蓝天下,春天的气息更浓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带给人希望的季节,是蒸蒸日上的季节,是令人心情舒畅的季节。正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进入4月份,春天的脚步更快了,几天就是一个花期,几天就是一种气象。柳条变长了,嫩绿,清新。圆明园里水道纵横,清晨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洒下一片金光。
到了四月中旬,牡丹开了,在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种植了大片的牡丹。
在废墟上种牡丹,也算是一种创意,如今在看美丽花朵的同时,估计已经很少想起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清晨如果有雾,又是另一番景象。 太阳变得又红又大,平时耀眼的阳光变得柔和了许多,竟然能用肉眼直视了。此时的太阳像月亮般美丽、迷人。再用树叶点缀,更是像个花盘。
雾气中,山水树木变得朦朦胧胧,像水墨画一般。雾气拉起了薄薄的纱帘,如临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的圆明园,更带有浓浓的江南味道,如梦如幻,不知道的人,真以为到了美丽的江南呢。
圆明园西边,没有大整修,英法联军烧了以后,保持了原来的地基和水道,除了建了各式各样的小桥,将道路串联起来,并没有其他建筑。到了春天就分外妖娆。叫的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开得十分热闹,而且一茬接着一茬,从不间断。
圆明园是黑天鹅的发祥地,当初,一对天鹅夫妇在这里筑起了爱巢,于是,在这里扎下根来。它们的子女多多,子女们又再次婚配生子。尽管有很多黑天鹅已经远走高飞,但是,仍然有很多只栖息在不同的水域。有的时候,它们会像大雁一样展翅高飞;也有的时候,它们头扎在水里找吃的东西。或者母天鹅在窝里孵蛋,公天鹅则在周围守护着,俨然一对恩爱夫妻的模样。
圆明园的春天真好,我喜欢。

早春









早晨的太阳



晨雾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