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18-12-22 10:53:56)
标签:
西方绘画500年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展出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出于清华大学博物馆的“西方绘画500年”展览,精选了60幅来自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艺术经典藏品。展览共分为五部分——1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2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3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4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5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了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从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一直到后来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潮流,由此勾勒出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500年的历史画卷,引领着我们去探寻那些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及其作品中的奥秘。
1,作为文艺复兴时代,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在14世纪通过一系列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新对古代文艺的发掘而得以建立的。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
2、这一部分主要是17、18世纪的欧洲的启蒙运动中的作品,这一阶段文艺思潮复杂多样,艺术风格绚烂多彩。色彩华美、激情动感的巴洛克艺术和贵族艳情、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共同谱写了艺术史上的“华彩乐章”。
3、启蒙运动以后,西方文化艺术中心从罗马转到了巴黎,法国成为最活跃的艺术国度。艺术中出现了强调逻辑和理性的新古典主义。提倡情感、想象和自然至上。
4、1848年到1870年,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期。大师们用他们笔下的自然风貌真实质朴的反映了大自然于涵的巨大力量。
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具有纯粹性和先锋特色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出现了多元化样貌,重心在二战后从法国转向了英国。
在诸多流派中,我大多看不太懂,如果说附庸风雅也不过分,其实我就是喜欢看,理性的了解其背景和特征。所以,总是想知道这些画作存在的时代和艺术家们的逻辑。哈哈,还是让懂艺术的人来欣赏艺术,我们这些外行就权当看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