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永安寺白塔

标签:
北海永安寺白塔 |
分类: 游记 |
常去北海,却好久没有上白塔了,因为时间总不合适,也不常走正门。从南边进入北海,就看到一座熟悉不过的白桥,这就是永安桥,一般人熟视无睹,却并不知道它的名字。桥头一南一北两座牌楼。每个牌楼前都有一对石狮子。桥南的狮子头朝团城,桥北的狮子则面朝永安寺。过去老北京有句谚语:“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说一个人办事或处理问题“与众不同”,有贬对方之意。说的就是永安桥北端这对石狮,狮脸朝庙门,与常规建筑前的石狮脸朝前不同。
过桥就是永安寺了,它建在琼华岛南坡。说起琼华岛(一般习惯叫琼岛,燕京八景的琼岛春荫就是指这里了)是北海中的一座圆形山岛,东门,南门都有桥通过去,到让人忘记这是一个岛了。从十一世纪起琼岛就成为皇家苑园,岛虽不大,却遍布殿阁亭台,宛若仙境。公元1651年清代在山顶上建起了一座藏式白色喇嘛塔,并在塔前建寺,从此,琼岛又名白塔山,亦名白塔寺。公元1743年重修后,更名永安寺。如今这一片建筑圈起来卖票了。所以我很多年都没进去。
永安寺地处官苑之内,美轮美奂,富有皇家气派,所有殿顶以黄绿两色琉璃瓦覆盖,殿脊上雕龙形图案,寺中山石亭台的配置,亦如皇宫御苑,与园内别处景致浑然一体。
中殿"正觉殿"、上殿"普安殿"(白塔下),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
正觉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四亭上下对称而造,典雅美观。东面的引胜亭内有石碑一块,上面镌刻着乾隆1774年乾隆题写的《白塔山总记》,一面是汉文,另外三面是蒙、藏、满文。
亭后有一块昆仑石,正面"昆仑"二字为乾隆手书,背面还刻有他写的一首诗文。此石为象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昆仑山而设。昆仑石后面的众多岩洞,为叠筑假山时所砌,以象征神仙们居住的洞天福地。
白塔立于琼岛中心,坐北面南,为永安寺的最高点。现在新建木质台阶,很高很陡。一口气走上去还真有点出汗。白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
去过无数次北海,只有这次上塔才好好了解了一番。看来北京历史悠久,这些司空见惯的地方都是有很多历史和典故呢。







香炉


鼓楼














北岸

远处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