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敦煌行4---嘉峪关1(第三天)

标签:
甘肃嘉峪关 |
分类: 游记 |

大漠敦煌行4---嘉峪关1(第三天)
晚上我们住在嘉峪关市。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也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而嘉峪关市原属酒泉县地,1955年发现肃南镜铁山铁矿。1958年成立酒泉钢铁公司,这座城市就是依托酒钢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这个城市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钢铁公司的人。
夜里下了一场雨,清晨起来,雨停了,但是云很厚,真是参观嘉峪关长城的好天气。这里本是一个少雨的地方,珍贵的雨水被我们赶上了。
我们今年6月刚刚看了明长城的最东端,丹东的虎山长城,7月又来到明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并非刻意,纯属巧合。
中国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跨过千岭万壑,横穿苍茫草原,戈壁,纵横万里,雄峙千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举世闻名创举,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尤其是嘉峪关,作为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看了很多长城,都是巨大的灰砖垒成,像这样黄土做坯的城墙还真是第一次见。在广漠的大地上,尽显塞外的沧桑之美。此时,乌云滚滚,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只有这样的天气,才有这样的情境。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所以进的城池就见冯胜的雕像。远远看到,护城河围绕着土城,真真气势恢宏。
明长城东起丹东,西到嘉峪关
冯胜将军
护城河
文昌阁
关帝庙,导游说因驻守的士兵多山西人,崇仰关公,所以修了关帝庙
瓮城,所谓瓮中捉鳖就指这样的四周封闭的城池
走变为马道,很陡,右边的梯子是为游人修的。
黑云滚滚。对面是祁连山。
嘉峪关被祁连山和黑山夹持。
嘉峪关市与酒钢为中心,到处都是大烟筒。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