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吃2
爱吃,应该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这还真要说说我遇见的一个老人。那年插队回来分到街道工厂,我当时身体不好,吃东西很少,心情不好,人也很瘦。我因长期低烧住了院,和我同病房的是一个老太太。她有70多岁,是实验二小的老师,姓居,老太太一辈子没结婚,和一个女老师在一起过。老人温文尔雅,说话慢悠悠且很有涵养。本以为老姑娘脾气会很怪,没想到老人很好相处,她让我们年轻人随便吵闹,也不忌讳我们晚上聊天说笑。
老太太唯一的嗜好就是吃。可她得的是糖尿病,每天打胰岛素,大夫就是限制她吃。把她柜子里的点心都给没收了。每天早晨,大家还在梦乡,老太太就偷偷跑出去喝豆浆吃油饼,回来的时候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见了大夫,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不好意思的任凭大夫数落:我说老太太,您不要命了,血糖那么高还一点不节制。等大夫走了,老太太吐吐舌头,跟我们说:“人能吃是多幸福的事,我真庆幸我有这么好的胃口。吃得饱,心情才会好,天天饿着,活得越长越受罪。我死了也不当饿死鬼呢。”虽然是开玩笑,但也代表老太太的人生观。老太太每天都高兴,只是她的妹妹们来看她如果不带吃的她就会拉脸,可大夫看见家属带吃的也会批评,甚至强迫带回,弄得家里人为难的不成,只好偷偷的给她带点。老太太说,我都这个岁数了,就这点嗜好还给剥夺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的也有道理,如果人天天都不快乐,活到100岁不是多了更多痛苦吗?
不知不觉我接受了老太太的启示。从那以后,我开始让自己多吃,身体好了,心情随着也愉悦了。环境没变,可我适应能力增强了。尤其有了孩子以后,见什么都香。能吃就长肉,眼看着我从100斤突飞猛进到130斤。我就像变了一个人,原本瘦弱有点抑郁,而后变成了开朗、大度,不计较小事的性格。不能不跟改变饮食习惯有关。
80年代,
在学校,大家都知道我爱吃肉,大师傅见我打饭都网开一面,勺子里多盛几块肉。记得那年学校在郊区开会,请老师们吃阳坊涮肉。汽车把我们拉到清河的涮肉馆,有一些老师去上厕所,我们进屋一看,火锅已经在沸腾,肉也摆了上来,不客气,先来先吃,几分钟的功夫,桌上的肉已经被我们几个女老师席卷一空,等上厕所的老师回来,面对空空的盘子都惊呆了。什么胃口,什么速度,就跟几年没吃饭似的。哈哈,那时候年轻,真是吃嘛嘛香。
还有一次我们招生咨询,在工人体育馆。中午,学校请大家吃烤鸭,大家又冷又饿,上来烤鸭,炒菜立刻大嚼起来,一卷接一卷,嘴里吃着,还往下流油。每个人都吃了很多,我记得自己吃了有十几卷,还跟没吃一样,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样吃下去的。这样的记录我一直保持了很久。能吃真是一种幸福。
如今,退休多年,我才发现。我的胃口大不如前了,有点想吃不动了。很少再有饥饿的感觉。稍微多吃点就会胃里堵得难受。看着很多美食,还是忍不住想多吃几口,可是感觉有点难于承受。我现在的体会就是,吃、能吃、喜欢吃、想吃就吃那是幸福,想当初为了吃费尽周折,如今吃是最简单的事了,却又吃不动了。
吃是健康的保证,吃不下可不是好事,如今,我特别可怜那些为健康吃糠咽菜的人,要知道,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要是连吃都变成了任务,活着的乐趣岂不少了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