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往往bj
往往b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669
  • 关注人气:2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歙县老城 --渔梁坝

(2012-05-02 09:52:00)
标签:

黄山

歙县

渔梁坝

旅游

分类: 游记

歙县老城

从黄山下来的第二天,朋友带我们去了歙县,对于歙县是早有耳闻的,因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就是出在这里,歙县也是古徽州的州府所在之地。 路途并不算远,从黄山市到这里不过30多公里。

先去歙县老城。有朋友带领,自然不会走冤枉路。只是城墙围着的老城似乎不大欢迎我们,里边都是居家过日子的人,商铺林立,进城却要买门票,每人60元,真是奇怪,把上帝挡在城外,上哪赚钱去。从侧面转到城里,城门洞里就是老街上最有名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又称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坊,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八脚结构的牌坊。该牌坊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明少保兼木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建,构造古朴豪放,雕饰精美华丽,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只可惜,没能细细观看,不交钱,不能拍照。现在真是掉钱眼里了,整个街道还在维修,先要留下买路钱。

出城,沿着新安江上游的边行走,风景如画,青山绿水衬着江边白色的徽派建筑,那才是名符其实的山水画廊。

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小村庄,这里被称作渔梁街。再向前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渔梁坝。

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了。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上。这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之所以叫渔梁坝,应该是形状如鱼的脊骨一般横卧江中,气势相当宏大。

资料说,这坝 长 138,底宽27,顶宽4,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就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无论多大的水也冲不垮。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站在大坝上,举首四望,那真是大气磅礴,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智。 坝的上游,碧波如镜,小舟停泊,恬静 安闲。坝下水流湍急,浪峰咬石;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林木葱郁;对岸就是古民居,美景让我们惊叹,不知人可是在画中游。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歙县老城 <wbr>--渔梁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运黄山2
后一篇:歙县牌坊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