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股市展望
(2011-11-19 11:11:24)
标签:
股票 |
本周股市先扬后抑,上证指数涨才涨一天就开始掉头向下了,到周五收盘跌破了5周均线和10周均线的支撑,成交3918.17亿元,较上周小幅增加1.9%,绝对金额73.99亿元。在多次冲高不果后,投资者相继失去信心,抛盘涌出。上证指数周下跌2.6%,创业板指周下跌2.47%,深成指下跌最甚,周跌幅达到3.78%。展望下周,股市是否还会一路下跌,何处才能有强支撑,操作上当如何应对?
这一周股市的大幅下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那就是传闻。最为重要也最具打击性的就是国际板随时可能启动的传闻,对才刚刚缓过神来的A股构成了致命的影响。大多数投资者对国际板抱着既抵抗又痛性的心态,消极心理及忧虑心理使得投资者选择先行通出来观望,从而使得空方力量得到了快速的凝聚。而之后管理层对这一传闻进行了澄清,声名年内国际板不会推出,但大盘仅仅是止跌震荡了一下又继续下跌。大盘跌下来了,跌破了支撑,澄清起来的效果就很微弱了。再者,前期的股指期货、创业板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出于谨慎考虑,更多的投资者还是选择出局观望。
当然,国际板本身并不是坏东西,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的必然,问题是时机对不对。证监会新主席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强制分红,这一点对股民就很鼓舞。但现在只停留在“提出”阶段,实效及进展都还是个未知数。在这板那板想方设法融资前,证监会先做好更多制度性建设,更多的为投资者着想,才是正道。股市好起来了,制度完善了,投资者理性了,国际板自然不会再被骂着来。不过,跟以往一样,国际传的传闻很可能也是主力们利用来打压股市的一个幌子。
另一个传闻,则是关于再融资的问题。投资者先是有一个“暂停再融资”的预期,结果预期没有来,失望心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点,实际上是投资者自己的非理性促成。股市融资本来就是设立之初的重要目的,除非万不得已需要救市,才会通过暂停再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调节。目前阶段暂停与不暂停并不会实际上对股市形成什么影响,而周末消息面上看到有关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度改变的报道,个人觉得对股市中长期来说是好消息,至少这是一个规范的股市应该做的事情。
传闻的影响终是短暂的,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与供求关系上来。连续回落的CPI透露两个方面的信号,一是高通胀得到了抑制,物价水平的回落实得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降低;二是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再过度的从紧,未来微调到定向宽松将会成为主基调。而前几天财政部联合几大部委公布的对微小企业减免相关税种的通知,也表明调控的思路及步调有所更改,未来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将使得股市在低位受到强支撑。
实体经济的稳步增长,流动性的逐步宽松,使得未来的股市将会更多的在多空预期转变中不断的震荡。涨了又跌,跌了又涨,波段运行将成为常态,所以操作上需要转变过去极端的牛市思维和熊市思维。回过过去一段时间,同样有相当多的一批股票大涨,有很多上涨幅度都在50%以上甚至于翻倍。因而,接下来股市的调整,同时也会带来主力的调仓。指数回探到前期低点,多头会卷土重来,而现在悲观之中便是主力布局下一步行情的时候。地产等周期性板块受调控影响大,只能在跌够的时候带领大盘止跌,真正的赚钱机会还在于那些受到政策扶持的行业。建议调整充分后继续关注科技、新能源、医疗器械等行业。而这一周的补涨品种下一周则要当心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