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阴开启新的下跌之路?

(2010-12-28 07:43:56)
标签:

财经

散户炒股秘籍

新兴行业

卓越网

k线其实很简单

股票

分类: 炒股技法

长阴开启新的下跌之路?

宋建文

对于周末加息后的应对之策,我给大家的忠告是必须放量站上年线才可跟进,否则继续低仓位应对,大家若前期已按我所说的降至三成仓位,那么面对下跌现在就能够处乱不惊了。昨天的股市从早上快速拉升到1040后,基本上都是一个出货的行情,指数一波一波的下跌,个股一批一批的跳水。在大主力利用投资者“利空出尽是利好”的心理预期之下先拉高诱多再实现高位一路的筹码派发,而因过于主观坚信自己的投资者高位接盘让自己后悔不已。

市场呈现一个普跌的格局,除煤炭板块外,其他板块全部下跌。上周五微博给大家指出的000540中天城投逆市上扬,盘中涨幅一度达到6%,而当时之所以看好此股,正是因为投资者都担心地产调控,反向思维告诉我们越安全的地方越危险,更重要的是根据K线技术分析这里是缩量的“抢占阵地”(我的新书《K线其实很简单》有详细讲解),然后便可抓住机会。当然,大势不好,拉起来之后微博已提示落袋为安。

投资者比较担心,在很多股评家一片看好认为年底行情开启之时收出大阴线,是不是新的下跌之路重新开启?短期下跌之后还有没有短线机会可以抓?

我反复的说,市场就远是对的,错的只是我们自己,面对长阴,我们只能尊重它,很多时候追高套住变套牢是因为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股票能够走独立行情,这其实是在用小概率事件去赌投资的胜负,不应该是我们散户该做的事情。我在周末的文章说,近期地产银行走稳是因为他们跌无可跌,而很多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业绩的股票估值太高,沽压很重,投资者要回避,讲故事的时候听众都群情高昂,但曲终之后总是会凋怜一地。

再有,最近各大券商都在开明年的策略报告会,细心的投资者应该会发现他们提得最多的就是新兴产业,而很多券商提出的“十大金股”几乎全都是新兴行业的股票,这让我非常忧虑。从过往多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券商往往总是爱看错,无论是看大盘、看板块还是看个股,因此当大量的专业投资者把目光都投到新兴行业之时,大家就要非常的小心和谨慎了,过去的一年我们都是靠炒新行业股票挣的钱,既然专业券商们全部看好新兴行业了,那就把钱让他们去挣吧。短期对于高位刚刚形成双头的小盘题材股,暂时不要去抢,自古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等经过充分调整之后再参与。

技术上看,市场主导者通过“加息”这一对股市本是负面但被众人解读为正面的消息影响之下对多条均线进行了反抽,结果无功而返。而多条均线重新扭头向下对市场构成了重重的抛售压力,当前市场形成了积弱难返的局面,投资者还是应当谨慎对待。周K线上首次出现了MACD死叉的情况,这是一个中期仍将继续弱势的信号,同时由于已至年底,各路资金都不愿再有大动作,因而股市继续弱市缩量震荡的格局还会延续。

低仓位应对,静看主力们折腾,在接下来的交易日里面,指数盘中出现上拉的动作不可轻易的杀入抄底,只有大家都不喊抄底的时候才可能形成底。正如周末文章所指出的,短期空方首先会去攻击930日出现的缺口,在那里会有一波多空的争夺,但仍需看均线的运行情况、投资情绪以及下一步政策面的变化。已经被套牢的投资者不要太过悲观,股票不会一直涨,同样不会一直跌,连跌后就会超跌,超跌之后就会反弹,机会与风险同在,多看少动,不要因为想急于翻盘而急燥操作,有时候心态不好总会做多错多,不如多看看。

   ————————————————————————————————————

   本人新书K线其实很简单》中信出版社出版,近期将全国隆重上市,本书由浅及深层层递进,让你学会用K线分析作为自己的投资参考,助你寻找市场买卖点捕捉黑白马,应健中先生、投资有道总编叶茅、网易商业陈娅玲及楚风先生联袂推荐。现卓越网独家接受预订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GXBC1I/ref=ord_cart_shr?ie=UTF8&m=A1AJ19PSB66TGU

《散户炒股秘籍》购买地址:卓越网订购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3RIST6O?ver=gp&qid=1277369377&ref_=sr_1_1&sr=8-1&s=books

我的新浪博客会有最新解盘,请关注:http://t.sina.com.cn/songchatstock

长阴开启新的下跌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