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老走好!

(2012-02-24 20:55:46)
标签:

徐邦达

分类: 杂文

徐老走好!
   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走了,享年101岁。认识徐老时我不到三十岁,今天看到报纸上徐老的遗照,往事历历在目。

    徐老和夫人腾芳女士曾住东四十条口上,我曾住灯市口,两家距离不算远,我就成了他家的常客。后来我们都搬家了自然去的少了。徐先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他的年龄能当我爷爷可一直认真的用南方音普通话叫我,方子春同志。先生是个心静的人,说话声从来不大,语速不快,慢慢的,声音细细的,再燥的人到先生身边马上就静下来了。来找先生鉴定字画的人一天不知有几拨,先生上年纪以后是只记作品不记人,有的人见过先生多次他也不一定认识,平日里的事宜自然都是夫人打理。前几年他的大弟子萧平先生来京,我们一起吃饭,我先到的餐厅,徐先生一行人后到餐厅,当我听到先生的声音迎上前去时,人们逗他,问他几年不见面的我是谁?没想到,他笑指我道:“这是方子春同志,我怎么不认识她。坐到我旁边。”此时徐夫人腾芳笑侃道,先生和她只要在电视里见到子春或子哥的节目,他们一定会看,所以先生怎么会认不出方子春。先生现在才真叫大智若愚呢,他总告诉别人他耳朵听不见,其实,他想听的全听得到,想记住的人和事全能记住。听了腾芳的这一翻话,再看看徐先生那似听非听的表情,在坐的人都笑了。那顿饭我们吃得轻松愉快,回想起来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徐先生。

    我和腾芳女士是同行都是话剧演员。剧团里边出来的人都是大嗓门,有时我们说说笑笑忘了徐先生的存在,当意识到吵了先生时立刻收声,小心向先生看去,先生好像什么也沒听见,自己在书桌前干着自己的事情。

    一日,腾芳叫我去他们家吃饺子,什么馅的呢,对虾韭菜馅。要知道那个年代平时是吃不到对虾的,用对虾包饺子一般人家可舍不得。我来到徐家也就上午十点半左右,他家的阿姨才把菜买回来,腾芳一边在快速的准备着馅料一边和我聊天。我靠在厨房的门框上有一没一的答着,心里奇怪有阿姨干嘛还自己动手?腾芳看出我的疑问用下巴指指房间里的先生告诉我,先生喜欢吃她烧的菜所以先生的饭要亲自打理。徐先生是生于上海的浙江海宁人,他不吃一切有味儿的东西,什么韭菜啊,蒜苔呀,韭黄什么的。我心想怪不得先生长的这么干净的呢。那天夫人先给徐先生包扁豆虾仁馅的,先生吃完回屋了,才包韭菜虾仁的。记得那次的饺子特别好吃,只是我不知道两个性格习惯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怎么生活?而且过得这么好,徐先生和夫人一直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我喜欢徐先生的画,从第一次见看到就喜欢。先生一张画至少画一个星期,它是一层一层的,先生要等上一层颜色干了,再铺下一层。所以我看先生的画马上就能静下来,慢慢看,越看越有味儿。我有徐先生的几幅字,但画始终沒有,他年纪一天天大了,听说不再画大画了,我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一天午后,我在徐先生家玩,见先生精神不错就抓着先生又摇又哄,撒着娇让先生给我画张小东西。先生一听我沒他的画爽快答应,马上走到书房铺纸研磨,他问我要画什么?我想了想说:“墨竹。”先生提笔做画嘴里居然哼唱起小曲来。他如此好的兴致夫人也好久沒见过,于是招来一遍笑声。笑声刚落一张不大的小品已完成。没出一个星期,我又在来京的宋文治先生那里也讨到一张一样大小的墨竹。几年后去邵华泽先生家做客,我有心把两张墨竹带了去,请萧平先生和卲华泽先生在小品的留白处共同题跋和写字。

    现在徐先生走了,他送我的墨宝已成了永久的纪念,我会好好珍藏它。徐老,我敬重的大师,亲爱的先生,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