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嘴瘾

(2011-04-26 08:45: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和母亲同住的日子

嘴瘾
                                (我与母亲)

春天万物生发。猫了一冬的母亲也随着春天的脚步迈出了房门。阿姨妙茹推着腿脚不好眼睛不灵的母亲远到大小公园,近在院里慢慢的转悠。这一转悠老太太就转悠出花儿来了。

妈妈眼睛只剩不多的光感却很怕亮,她出门总要戴上那付有花边框架的墨镜。母亲十一二岁开始练功,年轻时是个出名的美人,现在虽八十大几在轮椅上也穿着得体,举止端庄。加上烫过的白发和花边墨镜,不觉路人窃窃私议:“这是方老师妈妈,瞧瞧人家这老太太。”“老太太风度啊。”眼不好耳特灵的母亲不动声色地听着心里得意。每当有人和她搭讪,她会微笑着用话剧演员清脆的声音有寸分的回应。用妈妈常教育我的话说,女人要有样子。她自己就要了一辈子样子。人们不知是奉承还是真的,每每她问人家,你猜,我多大了?人家十有八九回答,您有?六十多?顶多七十岁!此时老妈都会笑眯着眼,摸着黑多白少的短发,大声说,还有三年九十啦!嗬——,声里声外透着得意。这时我总是小声出卖她,没那么大,26年的。26年出生的老妈一生受罪吃苦,光手术就开过十几次,能至今头顶青丝面无硬皱真是奇迹,我看主要还是嘴壮,不多吃,但老吃!

阿姨妙茹是这两年我家找到的最好的阿姨。为了留住她,她来了一个月我就主动给她涨了工资。春天了,只要天气好老妈精神不错,她就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推着老妈四处转。一边转一边和母亲轻声耳语,她好像母亲的眼睛,让老妈知道香椿发芽了,榆树有钱儿了,荠菜正好挖,蒲公英刚好吃,马齿苋嫩好掐…

自打母亲搬来我就给妈种了十几棵香椿树。心想这不光够老妈吃的,也够老姐带的了。不成想,总有人比我下手快,每当我唱着歌拿着袋子去掐香椿时,就有人先我一步把香椿掐得一点儿不留,枝枝像棍子似的插在土里。我不免心里不舒和左邻右舍叼唠两句。嘚,大家一听,太不像话!不能和老人争嘴,她能吃多少呀。于是,东家西家的头茬香椿一把一把送到我的手上或放在老妈的口袋里,有的拉我带领扛长杆的妙茹直接去树上打。嘴瘾嘴瘾老妈笑了,我心跳了,实在不好意思。

往年榆钱儿嫩时我会进山给老妈撸些回来烙榆钱儿饼解解馋。今年大家都忙实在没空进山,可老妈的榆钱儿饼还是吃上了。有一天妙茹对我说,咱院里有棵榆树,那家主人认识你让我们撸了不少榆钱儿。啊?你们又打着我的旗号上谁家撸榆钱儿去了?妙茹形容了半天也没说清。过了几天我碰到院中过往甚密的女友,才知事情原委。

一日,女友在家里看到这几天老在她家门口转来转去的人又来了,就推门出来准备问话,不等开口那人就说了,很对不起,我是方子春妈妈的阿姨,老太太特想吃榆钱儿饼,能不能让我打一点儿?我从榆钱儿才绿的时候就想撸些,可没好意思。女友一听我的名字,探头向院外一看,老妈正在外边等着呢!赶忙帮着阿姨一起撸。

用先生的话说,不怕人偷就怕人惦记。从此那棵榆树要倒霉喽。(他一边说一边开心的笑嘴瘾阴笑。)人老了,常会想起儿时的事情。这不,老妈吃了香椿芽,榆钱儿饼又想到儿时家乡担着木桶买炒螺丝的叫卖声,她躺在沙发上学着江南炒螺人的声声叫卖,回想着外婆如何用两分钱(两钶铜板)给她卖一小竹编碗的炒螺,小姑娘时期的她躲着众多的兄弟姐妹,一个人坐在门坎上嘬的那个香呀…我知道老妈这是又想吃螺啦。看看日历,掰掰手指,算算哪天有集正好不拍戏……

不要以为我老妈是个只进不出的人。谁对她好,记不住名字看不清脸,谁送来什么了什么心里可清清楚楚。有来无往非礼也。于是,厨房成了小小加工厂,妈妈让我们把大家送来的食材加工之后再送回去。我和妙茹做啊做,这家送去榆钱儿饼,那家不忘端回螺,还有谁家没给到?我举着碗盘楼间跑。嘴瘾明天她又要我们做椿芽酥了,我说一家给四个,妈说,不行,六个!四个怎么拿得出手,六个!六个也好听,吉利!嘚,一家六个,我得算算,六六三十六,不够,八八六十四,不对,太多了,该是多少个?还有我们自己的呢,从小算术就不好……嘴瘾

北京的春天不长,几场风一刮,毛衣没收夏天便到了。今年的春天妈妈依然和往年一样过足了嘴瘾。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就得哄着玩。哄过春天到夏天,夏天给母亲大人做些什么?为她消夏避暑,为她解闷也解馋呢?嘴瘾嘴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