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侄儿方晓鸽在横店《理发师》组拍戏,正好与我住同一宾馆。做小姑的有时间会叫晓鸽一起吃吃饭打打牙祭。明日要有戏了,今天让晓鸽把照片帮我倒入电脑,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山连山,我临时的‘家’就在这山下边。
每日上山前先进楼口的化妆室转一转,看看忙碌中的人们,道声早,报个道。

下霜了,老人给植物穿衣服。

我无戏时会顺此路上山下山

上山后我先站在亭中透过朦胧看看湖水望望对岸,再决定是继续进山或下山。

下山后并不马上回去,进村转转,老乡们已把我当常客,任我拍照。(注意:老人家手提焐子在暖手)

一座楼一个家庭,都有一口甜井

井水早已不用打,而是通过水管窖上楼顶的小水塔里,成为室内自来水的来源。

与村一墙之隔,其它组在准备拍火车站的大场面,我进到里边刚想伸头看看,就听有人高喊,方老师!穿过杂乱的拥挤不堪的人群,看见一个人努力地向我挥手。他从火车厢里探出半个身子因寒冷脸上包得很严眼睛都看不见,我虽搞不清他是谁,也只好一边回礼一边退出现场。据说现在横店住扎了四十个摄制组处
处遇熟人。

拍戏对村民来说早已见怪不怪,各忙个的,不管天气是阴是晴她们都在赶着给刷子上色,听说这些用土方法制做的刷子要出口去美国的呢。

道具仓库旁有种此地名吃一一梅干菜饼。这超越时空的奇怪构图只有这里看得到。

这种饼又香又脆,味浓好吃。多是摄制组的人来吃。

楼中养猪也养鸡,有煤气也有柴灶,冬天冷还是烧柴暖些。

进厨房拍一拍,背后传来村民的笑声。
小店老板用此车送女儿上幼儿园。看我在拍照马上要女儿摆笑脸。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