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日
(2009-05-11 21:27:27)
标签:
父亲 |
分类: 桐城方家 |
十五年了,爸爸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却好像是发生不久的事,一切历历在目。每年的今天我和姐姐都会早早相约,一同去看爸爸,一同给爸爸送生前送不起,现在随便送(画)的东西。之后呢,一同去吃饭,完成一次小小的家庭聚会。清明节人多,哥哥一家清明前会去看爸爸。我和姐会在5.11日去看爸爸,这天除了看爸爸也是住在硕大京城两端的姐妹见聚之日。这一天我们嘴上说着家长理短心里格外涌动着亲情。
一早还沒出门就接到姐姐的电话,她已在路上了。看看表离约好的时间早了一个半小时。路上我们先赶上大塞车,随后以认路为傲的先生把我拉到了宛平城,待赶到革命公墓姐姐早对着胖爸爸落了阵子眼泪了。我先对姐说对不住,再对爸道对不起。他们不怪我迟到,我也不怪先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这识途的先生也有点点年龄了。人们在先人面前总是谦和而大度的。我今年不掉泪。在顽皮地对老爸东拉西扯的唠叨中,专心地用带来的贝贝油把那不大的方寸反复擦拭干净。姐姐的手总是那么巧,她挑选了不同的花,自己编织在父亲英俊的遗照前。父亲喜欢一切好看、好吃、好玩儿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边聊边走,去看望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于少康叔叔、三姨父丁克、夏谆叔叔、最后姐姐爬上梯子为姑姑李伯娣(徐庆文)照样擦拭干净。带去的棉布完成了它的使命,我们也走到那道永远关闭的小门口了。向回走时我们会看看一年年越来越滿的格子里又来了那些新人…人啊,就是一口气,一口气上不来就走了。所以少怄气,不怄气,让一生的气尽量顺顺当当的进,顺顺当当地出,你说对不?(那是不可能滴)
今天,我在等一篇文章的电子版,想把这篇文章在此时献给爸爸。文章摘自三联书店5月才出的一本书《记忆深处的老人艺》。16日我们姐妹三人应邀去人艺博物馆参加该书的座谈会。书中有篇文章是写我父亲的《口才奇好的方琯德》。文章很好,很客观。于是我想把它传上来。我先找到人艺宣传处,宣处的张立女士找到作者电话,与作者沟通后,她又找到版权所有单位的责编。编辑答应只能今天(星期一)去印刷厂找电子版。晚上才能传给我。说真的,一个想法麻烦多人很不落忍。现在电子版还没传来,我想一定有什么困难吧。常说顺其自然心到了爸爸会知道,我好像已看见爸爸弥勒佛般地笑。好了,不再等,回爸爸一个困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