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哥萧平往事 |
分类: 往事 |
这人呀,真是有缘分的话,见不见面都是亲。我和萧平大哥一家就是这样。想当初我也就二十岁出头吧,也是在安徽。我和妈妈陪舞蹈家吴晓邦,盛婕夫妇游黄山,在那里遇到了画家亚明先生和萧平大哥,还有后来成为我干爹的刘大为先生。吴先生和亚先生认识。亚先生的夫人鲍如莲和我母亲又是在四川北碚时的育才同学。大家见面格外高兴。于是来了个二合一使旅程更加愉快。
回到北京,在干爹刘大为先生和许多人的帮助下我进了空政话剧团。萧平大哥一家也走进我的生活,他有一双聪慧的儿女,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我们认识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女儿小玉才几个月大。所以小玉多大了,我们就认识了多少年。
几十年来,萧大哥及他夫人小邹姐姐对我的帮助可不一般。在他们眼里我就是自家小妹,什么文化学习啦,做人做事啦,就连什么时候该交朋友什么时候该结婚也在他们的建议下。我现在的先生也是在萧大哥的‘审查’后才定下来的。萧大哥特意找我那时的男朋友长谈了一次,之后说,这人不错。老实稳重,你们又是青梅竹马他会对你好的。果不其然我与先生结婚近三十年,不能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也算相亲相爱携手同行。
一般来说,只要有人来京他们总会给我们带些好东西。直到现在春茶、特产也没断过。可有一次我吃了闭门羹。年轻时我抽烟。在肖家看到几条烟。我知道他家没人抽烟,就理所应当地想把烟占为己有。可小邹姐就是不给,她说,你要什么都行,烟不给。不光不给马上戒掉。烟没要到我就不抽呗,知道好歹的我从此真的把烟戒了。大哥呢,也有一件事对我实在不满意。那就是我这一手臭字。我这人在书画方面一点点灵气也没。别说萧大哥手把手教过,我还和中戏专教留学生书法的张老师、北京书法家赵家熹认真学过。但依然一塌糊涂。小邹姐和萧大哥多次在众人面前对我说,千万不要说你是我学生,我可没有你这样的学生。说完大家都会笑,我也跟着无奈的笑着。没办法,我姐姐从小教我英语根本学不会,萧大哥教我书画同样不开窍。死笨!英语和书画我的酷爱我的痛。唉,想起往事说也说不完。
今天一早我就赶到南京。叩开萧家门,除了看到多日不见的小邹姐和萧大哥,还遇到通过萧大哥认识的朋友黄光荣。太高兴了,我不停嘴地说着。无意间看到客厅里有些凌乱,都是幼儿的用品,才知女儿小玉已做妈妈在这里与二老同住。
我手捧香茶尽情说笑,不觉之中小邹姐从楼上抱下个乖娃娃。我一下子叫起来,啊一!太好玩了,让我抱抱!说来奇怪,小乖乖并没有被我的大嗓门吓着,只是用小眼睛认真地观察着眼前这个兴奋过度,称之为奶奶的人。哇!我做奶奶了!虽然我在左邻右舍中早已是奶奶级的人物了,统称年轻奶奶。在戏中也首次饰演有二十几岁孙女的外婆(景甜饰孙女小雪),但这么亲近的孙女这还是第一个,我乐开花的同时也深感岁月的无情。
萧大哥夫妇给孙女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紫暄。好雅,和这个不哭不闹白白净净,长得极像母亲的小乖乖很相配。我衷心地祝愿她幸福一生。中午我们带着小东西一起去一间湖边的上海馆子吃饭。这里环境优雅,落地窗外就是起着涟渏的湖水让人舒服。我全身心的放松,有一无一地吃着聊着十分惬意。我喜欢这种感觉。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朋友的身边就好似一泓小湾,人在小湾中静静地懒懒地,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一动不动,不用修饰不用伪装更没有势利和明争暗斗。
餐后重回萧家,小家伙乖乖地上楼睡了,萧大哥为我在他的两本画册《中国水墨-萧平卷》《当代中国最具收藏潜力画家》上题字,同时送我一张昨天为支持抗震,他签售的印有他绘画与艺术简历的地铁票。他这个人充满爱心,只要有公益事业都会积极参加。记得他多次为了救出就要被吃掉的野生动物,出高价从小商贩手中买过可怜的小动物然后放生,甚至有次还解救过一头美丽的小鹿。每当听到这些事我都会被感动。在我眼里他不是这个学会的主席,那个协会的会长,甚至他的许多头衔我根本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有责任心的省政协委员,一个集理论、鉴赏、书画创作于一身的,我敬仰的好大哥。一个知识渊博、做事严谨、业务一流、平易近人的兄长。
时间不早了,我要离开兄长一家返回芜湖。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那个温暖着我,呵护我的地方。抱着沉沉的画册和极好的香茶,在小邹姐的陪送下三步一回头的走了。我和大哥之间多年前有个约定,每年他在我生日这天送我一张画作为礼物。我很看重这个约定,倒不是因为他的画越来越有价值,而是想到当我老得演不动时,把这一年一张的,带有岁月痕迹的画做成册页,坐在摇椅上翻看着、欣赏着、回忆着,是多么幸福而有意义的事啊。想想萧大哥这些年的辛苦,忙碌得连我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没有时间画了。唉,真希望他保重身体,只有好身体才能有干劲。我愿萧大哥一家平安幸福!健康长寿!
前一篇:日记(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