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看菡菡和博洋整天形影不离,老师们都说:两个小朋友关系真好!
孩子有亲密的好朋友,这当然是件好事,只是时日一长,我在为其欣喜时,也有了隐隐的担忧。
首先,老师反映两个小朋友玩独了,不愿意接受别的小朋友,尤其是菡菡,不仅张口闭口博洋,而且一再声称:我只有博洋一个好朋友;其次,菡爸认为这是太重感情的表现,如果不拓宽孩子的交际面,将来很容易受伤害。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乐观、合群,而菡菡消极的交际方式、狭隘的交际范围,对她又会产生多大影响?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引导?
跟一位在教育方面比较有研究的朋友交流过之后,我豁然开朗,其实,孩子只愿接受一个朋友有多种原因造成:
一、我没有给她提供过多跟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机会,造成她羞怯、胆小;
二、以前的班级只有7个孩子,现一下增加到18人,有点难以适应;
三、每个孩子都不愿和霸道、有攻击性行为的人玩。博洋性格温和,所以能玩到一起。
其实,就像朋友说的,孩子也会选择和她性格相似的人做朋友,园里人少,自然在交朋友的面上可选择的人就少。我们大人就是选择和我们相似的人来玩,小孩也一样,天生就有这种识别能力。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常,一个30多人的班里能玩到一起的通常也就几个人,这方面女孩子尤其突出。当然,这里面也有性格方面的因素,但不是重不重感情的问题,关键在于,肯定是值得她选来做朋友的人少了些,所以才会有这种结果。孩子有她自己的择友观,我们要做的是影响她形成正确的择友观。
通过这件事,我的感悟是:
一、遇到此类事情,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将问题严重化、扩大化。
二、不要因此而否定她的朋友,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其坏话,就像不少父母离异后在孩子面前互讲对方坏话一样不可取。
三、不要因某个小朋友调皮、淘气或者对其父母印象不好,就不让孩子跟他们玩。也许有的家长怕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学坏,但几岁的孩子能有多坏?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问题,我们总不能让她处在真空中,不让她交朋友。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只要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就行,当然,发现不好的行为,我们要及时教育、引导。
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多制造一些跟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尤其是那些父母素质比较高、教育比较成功的。
注:实践证明我的多虑,没有博洋时,菡菡慢慢也能开心地跟别的小朋友玩,而且,她口中的好朋友慢慢有所增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