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龍化叁鸽》辽太祖的铸币概况

标签:
转载 |
公元906年(唐天佑三年)12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可汗,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可阿保机受身边汉人韩延徽等大臣的影响,目标是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所以在他任可汗满三年时不肯交出大权,凭借他的实力和威望坐在可汗的宝座上向皇帝的目标努力。
这就引起了本族其他贵族的不满,因为按照习惯可汗实行的是家族世选制,即可汗之位转入耶律氏后,可汗就都要由这个家族成年人担任。所以阿保机不让位,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当选。为了争取这个被选举权,阿保机本家兄弟们便首先起来反对他,由此发生了历史上的“诸弟之乱”,兄弟们的叛乱一共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这年五月,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谋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后就报告了阿保机,阿保机不忍心杀掉这些兄弟,就和他们登山杀牲畜对天盟誓,然后赦免了他们。可兄弟们并没有因此领情感激。第二年又在于越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叛乱。阿保机又轻松平乱,二次赦免了四个弟弟,并又委以重任。第三次叛乱影响大,持续了两个月之久。战乱的规模是空前的,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时巨大的。正如阿保机所说:“过去大军出征,辎重连绵数里,民间原有精马万匹,而今只能徒步,牲畜死亡十之八九,过去粮肉充足,现在士卒只能煮马驹,采野菜为食。”遂下令处死辖底、滑哥和乙室部的迪里古等300多人。但对其兄弟却网开一面,叛乱首领剌葛和迭剌二人杖而释之。寅底石和安端二人念其年幼无知,免罪不予处罚。
总上可以看出,兄弟四人三番五次的造反,阿保机都大度不以诛杀,一是有帝王宽大的胸怀。二是念其一奶同胞,惜有手足之情。三一个主要原因是,阿保机意识到四个弟弟的造反,是自己的帝王野心和世袭帝制的做法造成的。本该属于弟弟的可汗之位被自己给剥夺了,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弟弟的利益,这愧对兄弟,亏欠兄弟四人的也太多了,所以阿保机屡次宽恕了兄弟的叛乱之举。
本部落的反对势力消除后,契丹其他七个部落的反对势力依然存在,他们以恢复可汗制度为由,强破阿保机退让可汗之位,阿保机只好交出旗鼓,答应退出可汗之位,然后以退为进,设下计谋。他对众人说:“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属有很多汉人,我想自己领一部治理汉人,可以吗?”众人都同意了,阿保机率部到了龙化州城。龙化州城是阿保机早在公元902年建的“私城”,又经过了904年的扩建,已是初具规模了。那里产盐,有铁,经济也很发达,阿保机利用有利地理优势,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化家为国,采用其妻述律平之谋,龙州城设宴,盐池伏兵,戮杀八部首领。稳固战略要地龙化州城(考古无确切位置,大致是通辽西南,或开鲁西南)重新掌控了失去的可汗之位。为大辽建国扫清了障碍。阿保机趁机在龙化州城养精蓄锐,待势以发。
内外部反对势力皆已消除,阿保机在公元916年称帝,正式建国,国号“大辽”,建元“神册”。他的三个弟弟最终用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回报了阿保机。三弟迭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制了契丹小字。据《辽史》卷六十四年皇子表,耶律迭剌接待回鹘使者,与回鹘使者“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数少”是之契丹小字比契丹大字的书写符号少。“该贯”是说能把契丹语表达的系统又全面。四弟寅底石被阿保机遗诏封为太师,政事令,辅东丹王。而五弟安端在神册三年就当上了惕隐,在天显四年更是当上了北院夷离(北院大王)。
辽太祖铸“龍化叁鸽”的用意,不难看出有二层意思。一是为纪念迭剌、寅底石、安端兄弟三人(二弟剌葛在神册二年叛逃到了幽州,史书记载,他自幽州南串时被人所杀)与他化干戈为玉帛,团结起来,建立强大的契丹王朝,大辽帝国。三个弟弟,三次造反,阿保机三擒三纵,三委重任,这里意指“叁龍”,“鸽”是谐音“戈”,“鸽”是和平、团结。另一层含义是阿保机起事前的谋略阶段是在龙化州城。龙化州城是阿保机东征西讨的根据地,赢得政权的吉祥地,是大辽国起家的地方,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地方。为此阿保机铸得“龍化叁鸽”以示纪念。
“龍化叁鸽”还可以读作“叁龍化鸽”,意义是相同的,只是读法不同,我认为读作“叁龍化鸽”比较顺口,一直是读作“叁龍化鸽”。可恩师李国福先生则认为读“龍化叁鸽”比较理顺,因有龙化州城这个地方,龙化州在辽朝史上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应突出“龙化州”的地位,为此读“龍化叁鸽”更为贴切。我也认为老师的解释意义更为准确,所以就以“龍化叁鸽”惯称了。
龍化叁鸽传世品背穿上巨月一式:如图:1钱铸制工整厚重,削轮圆滑,穿口利落。面文楷隶相参,古掘苍野,遒劲有力。背穿上月,纪念太后述律平建国出谋划策之功。钱红漆古自然莹润,包浆陈熟,一眼老成。乃东北地区传世品之标准器。钱径:42.3㎜,厚3.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