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的社会规则如何有序运行

(2010-09-22 15:42:14)
标签:

香港

规则

钱权交易

公交系统

社会生活

杂谈

 

 

周一的早上,在*线路,上班族们排队在公交站口等待。香港拥有出名便捷的公交系统,选择公交作为上班交通工具的是香港社会的大多数。队伍排的不算长但是很整齐,迟来的人自动自觉的排在队伍的末端。这个时候两辆同一线路的车先后抵达,(高峰期,发车很密集)。    第一辆车打开后门下客,第二辆就停在它身后。

这个时候排队的队伍站在中间的一位突然跑出,跑向第二辆车。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大陆的公交系统比较常见。这个时候,如果第二辆车开门,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肯定是排队的队伍立刻乱了,所有人争先恐后的跑向第二辆车。因为相对而言第二辆车的空位会多,有明显的优势。也许第二辆车就很快上客然后超越第一辆车,跑在前面了。对,这是我们在国内经常看见的情况,于是我们看见内地候车的次序似乎永远都是混乱无序的。于是国人互相指责,互相诟病。说什么素质很差,不文明。那么在此刻,在香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首先, 第二辆车不为所动,没有开门,那位违规跑出的人没有获得上车的捷径。第二,排队的人没有乱,因为他们知道违规的不会比他们遵守规则的人先上车,甚至违规者需要从新排队,否则无法上车。第三,两辆车没有争先恐后的抢客,按照既定的顺序。轮到第二辆车泊站的时候,有相同多数量的客户排队上车。这样的经历其实就是一次生动规则讲解。我们来透视一个华人社会如何习惯规则的管理,由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

一个规则,如果违规者得不到奖励,那么违规就不会成为常态。就不会养成所有人寻找规则漏洞,喜欢走捷径的习惯。违规者付出更多代价的惩罚机制,远比任何口头教育更有效果,关键在于,所有遵守规则的人,都可以获取预期的相符的回报。他们的行为被尊重和嘉许,他们的利益得以保障。于是,社会就会按照规则运行,而大家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益好处。这个也在“博弈理论”里得到阐述。一个社会就是有规则和贯彻规则的机制才确保社会有序发展。

在规则中,执行的人非常重要,在这个案例中,第二辆的司机(香港叫车长),在这一个时刻是有权力的,他的权力就是开门或者不开门。据了解,车长是有操作指引来指导他面对这样的情况的,也就是他的权力是有约束的,只有按章操作,他就没有责任,于是规则是保护他的。至于他的权力监督,在这个案例中就是排队的乘客,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感觉自己的利益被侵犯都可以投诉,向九巴,向媒体投诉,而且社会会及时反映出取向,例如谴责违规者,而司机一旦没有按照工作指引,就会面对惩罚。透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最细微的地方,都有权力与权力的约束机制。权力遍布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位高者才有。

一个社会,如何理解权力,关注权力,约束权力是社会全部人的责任。我们反思内地的权力腐败,也反思内地社会的无序和混乱。其实也发现,社会生活的很多细节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权力行为,而广大的人群都无规则意识,无权力意识,也许就是最后导致在更大的社会公权力的层面的失控。

一个司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开门,是否需要按站停车,就是一种权力的滥用。一个医疗服务单位,以因为熟人而获得更多关注,也是权力的滥用,因为有捷径而获取额外利益,就引导整个社会不计代价的寻找规则漏洞和寻找捷径。他们不仅不被惩罚,相反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回报。于是,人情泛滥,钱权交易泛滥,于是缺乏法治的基础。

长久以来,在内地,遇见问题的时候,自动自觉的就想到送礼求人,例如考试。例如求学。似乎不送礼求人就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人们会选择钱权交易的路子。人们已经不习惯按照规则处理,所有人都被裹挟到无规则不公平的环境里。

所以当贪官文强为自己鸣不平:你们为何不早点来管,等我已经“罪无可恕”的时候才出现?这也不无道理。坊间很多人都说,也许你我坐到那个位置比他还贪呢。

所以在痛恨贪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在某个层面也具有一定的权力,(如文中个司机有的权力),我们约束了自己的权力了吗?我们有交付权力给其他的人时候(例如九巴),我们有相应的约束权力的规则和制度吗?还是任由他人自行处理,等权力被滥用的时候才训斥对方或者惩罚对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