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无分文,没有手机,没有朋友亲人在身边,三天之内在伦敦街头流浪,你会如何生存?如果你是一个身价亿万的富豪贵族,变成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无法使用你的身份和名气去赚钱,又将出现怎样的遭遇?英国BBC的真人节目《famous,rich
andhomeless》做了一个这样的尝试。5个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士亲身经历这样的巨变,让生活在温柔乡的精英和成功人士去体会他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这不是一个简单以猎奇为噱头的真人秀,它的创意不是为简单吸引观众,创造收视率,这是一个制作认真的严肃节目,它无情的鞭挞了物质社会,也让这些享受惯成功果实的人士去真实反映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残酷。这样的展示,将社会的贫富悬殊的矛盾以置换的角度展示出来,让观众和社会都去思考,社会财富的分配究竟是个人努力还是分配制度与运气的结果。以及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财富与贫穷。
首先来看看这个节目选取的5个自愿者,他们中有贵族世家,丘吉尔的后代,出名的纨绔子弟,他参加节目是想证明自己除了贵族头衔外,还有增扎求存的能力,而他拥有的一切不仅来自于祖辈的恩泽。但这个自以为的膏粱子弟仅一个晚上露宿街头就无法接受,跑回五星酒店,并多番借口,在流浪街头的几个小时后,就违规打电话给妻子,50岁人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哭诉不好玩,想回家。节目无情的揭露这样的寄生阶层的面孔,他们的软弱与无能。他们对于真正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对于财富的无耻奢靡。
另一个自愿者是著名的工作狂,一个表演艺术家。他一直认为露宿者是自己懒,不努力。所以才被社会抛弃。当他参与节目成为一个流浪汉的时候,他也坚持不乞讨而是通过给游客拍照换取最微薄的回报,但是当他成功的渡过第一个夜晚以后,露宿者的无助,身体的不适应,夜晚的空虚,世界的漠视让他瞬间明白了,底层的人的无力的挣扎和放弃其实是一回事。他在镜头前还保持英派的倔强,但是空虚的夜再次将他抛在伦敦寒冷的气味下的时候,无助的他留下了男儿泪。
第三名自愿者是一个笑星兼电视主持,他把自己隐藏在衣衫褴褛的形象背后,他坚持以自己的开朗和乐观的性格去做一个流浪汉,但是一天的乞讨生涯,彻底的改变了他对于自己的判断,即使再自信,在无数的拒绝和冷眼之后,他的眼神也开始不再坚定,而包含沮丧。20多小时乞讨,20多小时的饥饿折磨,他,再也笑不起来。
两名女性自愿者,一个是成功的网球运功员,一个是知名媒体的以深刻出名编辑。她们在流浪过程中,由开始的恐惧,流泪到开始寻找生机,表现出来顽强的生命力。网球运动员坚持不乞讨,幸运的是通过其他露宿者,知道了很多教会和慈善协会提供免费食物的地点,即使有免费的食物提供,却有危机重重,被其他露宿者用刀胁迫的经历也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恐惧。女编辑,为了乞讨谎称自己遭受家庭暴力,于是好心人慷慨解囊。她把钱给了其他露宿者,自己在街头开始去了解和她一样流浪的露宿者究竟是什么原因而流落街头。毒品,酒精,这样是显性的原因,而社会的冷漠,对于生活的彻底失望才是让他们完全沦落和放弃自己的深刻原因。
现代社会,商业挂帅,所有人都单一追求金钱的价值。社会成为金钱所管理和指导的制度,而人的尊严和生存的意义已经被消失殆尽。社会不再是乐园而是竞争的平台,由于先天条件,或者机缘,在平台之上的资源累积效应等因素,造成更多的不公平,但是社会却以丛林原则来面对所有的事情,于是,成功被认为是个人奋斗,失败只归结于个人的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在现在的国内网络上也非常多,不少人士说,你买不起房是因为工作不努力,房价高了你应该向老板要求加人工。这样的论调往往都是所谓的成功者们发出的,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他们曾经多么努力,多么吃的苦中苦,今日方为人上人。但是他们却不提人生多少先天资源,以及后天的运气机缘的安排,尤其是漠视了社会不公所导致的资源的倾斜多带来的“强者更强与弱者更弱”的结果。
社会发展到今日,弱势群体上升的通道更为狭窄,普通人向下的速度加快,这样的现实如果任由社会自己调节,社会的公平将进一步失衡。既得利益者在自己的平台上自然是坚持从林原则的,并引导舆论或者主流资源都偏向这种论调,甚至自得其乐的一边获取不公平的机遇带来的资源,一边嘲笑弱势群体的“无能无为”。这样的面孔我们见的不少。
好在这样的节目剥下一切虚伪,让成功人士反省,他们所占用的资源对于其他人的不公,和财富获得者应该具有的对于贫穷和弱势的怜悯与尊重。而不是自以为“成王败寇”的野蛮哲学。最近看过一篇文章,很多时候我们迷信自己的才能,其实才能是天赋,但不属于你,他是上天给予不同人的本钱。这部真人节目也正是具有这样的思考,所谓成功者,应该如何看到成功,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平衡不同阶层的利益。不仅是编者在思考,观众也应该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