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应邀去做本地电台的嘉宾,是与职场相关的节目。谈在上市公司工作的那点事。有主持森和担任HR嘉宾的JERRY两个帅哥护航,聊起了职场那点故事。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梳理自己的办公室经历,很多回忆和乐趣也出现在对话当中。

节目让我谈谈职场经验,特别是讲讲对于上市公司的工作的感悟。
正如我在节目中所言,上市公司这个名号下,一样有各种生态。上市公司的集团和分支机构是有区别的,主要的文化和优势集中在集团,而分支机构往往衰减的厉害,与小公司无异。上市公司自己IPO的比较规范,买壳上市的收购的,其实很多还在管理的“初级阶段”。除了大,没有啥优点。上市公司还要看是优势资源行业还是传统制造行业,前者的系统会比较符合理想。而后者,难脱行业自己的局限。说起来,上市公司类似一个商品的漂亮包装,内在好不好,还是深入其中才可得知真实情况。一个好名头确实有吸引力,但个人际遇与企业的禀赋的是否匹配更关键。我看过网上一个职场人士的精妙品论,她说,喜欢哈根达斯的口味,可没有必要去作坊里当冰激凌的搅拌桶吧。
不过,上市公司的光环确实会给职场增光,这又是必须承认的现实。一如文凭,似乎不必在意,但是却又在关键时刻用得上。(森森与JERRY,JEERY是上市公司的HR专业人士,作为本次访谈节目的对话嘉宾提供了很精彩的观点与思想碰撞火花)


最让我惊喜的是,主持安排了两次意外的电话交流。分别是我的两位好友打来电话“爆料”。美白的声音在前几秒我还有些困惑,毕竟是多层电波的传递有些与平时的声音不同。小哈是第二个爆料的电话,他们对我的评价当然是“好”,美白说我敬业,小哈说了他经典的8字评价“内心草原外表花园”。
我心底感谢,深知他们对我的情谊。不过听众不必买账,这都是自我圈子的评价,多为朋友的客气与善意恭维吧。说到底,还是这些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原比我本人做的好的多。他们自己更为优秀,他们身上有更多的激情和专业能力。一直是我职场的军师和战略同盟。
如果说职场有什么最值得回忆,肯定是“人”。相处愉快的同事与彼此欣赏的战友,会成为我们对工作过的地方最深的感受。一群人创造的一个氛围并且按照这群人喜爱的方式工作,就是最佳的职场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