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息艺术,需要吃饱饭以后才看得懂

(2010-06-08 10:50:48)
标签:

波纹

双重世界

艺术中心

迪特

杂谈



   周末去了华艺术中心,看,正在这里举办的迪特,容的艺术展览。来自德国的白发老头,迪特,带着着他的两种艺术作品,漂洋过海的来到这里。

  一种叫全息艺术。装置艺术为主,还有一个应景之作,叫移动深圳。一厅之大。三人而已。同行的同事问我啥是全息艺术。简单的说是科技感的技术应用到美术的环节,用全息成像的技术制造不同于传统画作的质感和观感。灯光的变化,观看者眼睛的距离,高低,都互动的在原来的艺术品上产生不同的画面。迪特是一个有科学家身份的艺术工作者。所以理解起来很吊诡。在空旷的大厅,看见他的艺术作品,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时间神偷》。大耳牛的头上戴着金鱼缸,看起来的世界不再是单纯的平面,而是好像广角镜头一样,而且还有色彩和变化。那么大耳牛的算不算艺术?同行人问我,为何会有这样的创作?我答,吃饱饭 的民族才有这样的所谓艺术。我们的生活变化早就比艺术丰富。这样的单调大概只有单调的实验室里面产生。全息艺术,需要吃饱饭以后才看得懂

   另外一个是波纹微喷艺术。有点像安迪的POP 作品,彩印,走近看由波纹构成画面。但我看来更像说波纹拓印在已经有图像的彩印上。所以我还是属于没有吃饱饭的那群,真是看不出好来。全息艺术,需要吃饱饭以后才看得懂

    艺术中心的氛围让人觉得这是艺术,试想换个地方,估计连观看者也会疑惑,自家也是艺术家。所以说,所谓才华,就是全神贯注一个其他人不太关注的领域吧。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例如麻将高手发明的血战到底。

   后来去看了《荣荣和映里》的艺术展。也许是同胞的原因,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表达我都非常领会,作品集里我最喜欢的一张作品被选置于影展大门中央,而我最认同的一组作品也是他们自己得意之选。一组短片介绍了荣荣和映里的故事。说起来平凡,但又不凡,颇让人沉思。一个北漂的青年,一个苦苦挣扎在都市变迁于个人自由的孤寂灵魂,与一个东京物质后沉沦时代的女性。一起用镜头记录人生轨迹,记录时代变迁。以双重世界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存。影像犀利,内容真切。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这个时代的节点的切合,无疑使艺术有了故事,有了背景,所以直入人心。这大概不需要吃饱饭也能懂。
全息艺术,需要吃饱饭以后才看得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