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挽歌唱给谁听,富士康的悲凉

(2010-05-27 11:00:38)
标签:

杂谈

  每个生命都曾经饱满而丰盈希望,但是最后都凋谢在水泥结块的的地面。
   这样的悲情故事经过密集的时间的层层叠加,变成一个社会弥漫的气息,富士康成为带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诠释这个词。冷血,机械,工业化,或者是福利,冤枉,委屈。
    其实富士康这三个字定义为:在改革30年转型期,遭遇独生子女就业期的工业化大规模企业。它其实就是我们今日社会的微缩景区。40多万人,密集,高度竞争,内心冲突,无望的社会上升之路,自然形成的阶层区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规模化与个人自由的强烈对抗。
 
    中国30年神奇的崛起,靠的是什么?是所有劳动者舍弃家园,为口奔驰的辛劳,这30年,一个只有红利收入没有付出利润的社会积累期,整个社会的发展几乎是没有承担任何支援和支持的成本,而劳动人口靠低廉的竞争优势把其他经济体的机会抢夺而来。但是弓拉得太满,最后就是折断。当60,70的人群用辛苦劳作积累的微薄收入供养了独生子(或者少子女)成长,教育等条件的自然改善也改变这新一代劳动者的价值观和生活理想。
    当规模化的制造业遭遇新一代的劳动者,机器没有变,但是人却学会了更多的思考。当思考没有出路,于是矛盾就不可调和。现阶段在人与机器的对话中,人是弱者。尤其说单个的个体,所以悲剧在这样的时候发生了。这首挽歌不仅是富士康的,它也属于制造业的。
    笔者曾经在浙江一个约3万人的纺织企业做过访客,所有的富士康有的问题,这里都有,甚至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6S管理,标准化,员工的动作是被严格规定的,例如每天唱厂歌时候,手举的高度,都可以有规范尺度。领导训话一个小时,所有管理层过百人都要保持1个小时的军姿(笔挺的站立,不可以伸出头或者扭动身体)。而这些所谓的管理被奉为企业圣旨,雷打不动。并在企业间互相效仿。原本企业使用严厉的打卡制定,如果另一家企业使用更为精确的指纹打卡,那么会迅速的普及。企业在管理等级森严,自动形成了小王国,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在用阶层的划分。例如饭堂的供应,宿舍的安排。但是在他们的会议上又在反复强调“招工难”,想办法多招工。
    工人们付出劳动供养了上层社会,却始终是个如原子一样无名而被要求和规范。他们是一张张陌生面孔,是一个个流水线上的环节。至于他们的故事,如果不是惨烈的弃世而去,永远没有被关注的一天。因为这个社会被伪娘,马诺,兽兽们垄断了视线。因为这个社会的热点被奢侈品的热销和房地产的发烧而主宰。
    
     正如某位观察人士提出,富士康在管理上其实是领先的,未来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其他企业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我们只能期盼,经过今天这样的悲剧,类似的企业能够警醒,我们的社会能够警醒。在被制造业血泪凝固的GDP之外,思索如何在与机器主宰的行业里改变话语权。让人的命运归自己决定,而不是被机器异化。生命的尊严在除了房子的焦虑和恐慌外,还有一种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自由。
 
  (自杀具有传染性。所以我们在思考之余还有积极为自己过滤负面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