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奇快的大时代,真正体现了“英雄不问出处”的伟大精神。而这样的时代奇妙的是,一夜春风过去,很多“芽儿”发得特别快。在财富积累的初期,发的芽最茁壮的就是“炫耀”。我们没有发慈悲芽,没有发善意的芽,没有发互相包容,谦虚和怀抱天下的芽,所以这一苗“炫耀”的芽茁壮的肆无忌惮。
因为没有B级C级的磨练直接登上自以为“A”级的生活,无法不通过炫耀来表现自己的突然而至的成就。短时间的财富积累所产生的必然是全民的焦虑心理,而炫耀其实不是给他人看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心灵以慰藉,而炫耀的表现则恰恰证明他或者她,一是过去的基础太差,二是拥有的太突然。这就是为何说炫耀什么其实就是缺乏什么。奢侈品在“金砖四国”大热,就是因为这些国家过去物质缺乏。
消费是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我们常说的返璞归真,大约就是千帆过尽后的气度吧。啥都没有见过,也许就啥都好。见多了,自然就平和了,对物质如此对人亦是。而我们有“毁”人不倦的精神把金利来,鳄鱼,和许多诸如此类的伪牌子一个个由消费者自设的殿堂拉下马来。现在正有趋势把真家伙LV和GUCCI卷入被“毁”之路。当然还有宝马奔驰。英文单词越简单的越是高危一族。(其实今天很多消费LV的人,就是当年把金利来的LOGO视为最高追求的人。)
开车的向走路的鸣笛炫耀,住房的向租房的用“使用权”炫耀。高薪的向低收入的以‘职位’炫耀,
再小的都市都要用几栋楼的“CBD”炫耀自己国际化,再商业化的山村也炫耀他们如何原汁原味的“文化”。再粗糙的物料制作的衣服也要以“意大利法国的血统”炫耀。
一出国门花点钱就以全世界只有自己在购物,是老大,在拉动人家的GDP。高谈阔讨论着美国人民的危机生活,法国日本人民如何生活衰落。却又连那个是真正的国际品牌也不认识,“江诗丹顿”?还是“僵尸墩蛋”?5千美金的爱马仕包包硬说是日本货还有抵制。老外来买个仿古瓶子还欢天喜地,你也笑他“没有”中国文化。说起不是一回事呀。
有几个是在真正享受车辆的代步功能,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一宿三餐而去购买标榜“生活方式”的房子。符号价值,已经是在营销商品的过程中卖的那个最大附加值了。简单讲,有名牌LOGO就是价值。所以,LV的包就永远买得快过BVBOTTEGA VENETA。谁叫BV是不要LOGO的低调老派呢。
我们这个时代炫耀是消费的动力,也几乎成为消费的目的。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觉得低调是怯懦的表现,炫耀是成功的符号。头低下来的都被认为是弱者,以眼角余光藐视人的是一种获取敬畏的表情。曾经有人在见面过程中故意迟到,她说守时是地位低微的表示。为了炫耀地位的优越,必须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因为曾经的稀缺,所有突然的获取就只有抑制不了的想去展示自己的这种心情,炫耀,其实是一种自我鼓励吧,实为长在叫“贫瘠”土壤上的苗。贫瘠的不只是物质,还包括精神和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