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的革命之路

(2009-05-20 16:39:28)
标签:

杂谈

婚姻

《革命之路》

影评

 如果让你现在放下日常的一切,明天就搬去巴黎,你会如何?

  是发呆,然后说不切实际。然后开始算各种行不通的理据。那么你是迪卡普里欧的角色,代表了在现实里丧失了梦想的权利。如果你可以不管不顾,用一堆梦想生活得幻境来把自己搞的歇斯底里,那么你就是那个凯特温斯莱特。如果很不幸,碰巧是一对夫妻。那么你们就是门德斯笔下的这对“佳偶”。那个悲观的导演。那个把婚姻的空虚和绝望刻画出透骨寒意的印度人,怎能把50年代的美国婚姻看得透彻而层次分明?

  50年代的美国,是个装在糖果盒里的黄连。人们风光的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家庭美满,生儿育女,郊区的白色童话屋里有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的女主人,男人们则拿着公事包,梳着油光铮亮的大背头穿梭在摩天大楼的写字间里。但是,只有那个被电击过的数学家疯子才看到和说出了这些景象背后的真实,美满从来都是假象,而空虚和绝望才是生活的本质。发现空虚是大家的共识,能说出绝望确实需要勇气的。美满的夫妻凯特和普里欧搬到革命路新家,却没有童话的生活。他们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烦闷和痛苦。最要命的是它不是物质的,而是更深的一种无法搭救的窒息的苦衷。

  做不好演员的妻子,寄望着搬到巴黎的改变,能使自己重生。她的绝望归咎于环境,虽然她已经以搬家和生孩子来试图改变生活,但是当面对无尽的黑洞一样的空虚,她以为梦想世界的无知能够给她改变一切的可能。但是,那个梦想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它给以的力量是虚幻的。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去巴黎,即使去了,难道会逃离悲剧的宿命吗?她那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是女性在婚姻和生活里绝望的沉沦。,相对而言丈夫简单多了,他的苦恼可以通过逢场作戏的出轨而舒缓,他也更现实,认命。他对无望的事业还是像啃鸡肋一样卖力,如果一个小小的“奖赏”他也就满足了。男人还是在事业上寻求到一些避难的慰藉,哪怕最后也是碌碌无为的徒然。

   他们的生活里总是充斥吵架和和解,他们彼此恶毒的攻击者对方,他们以伤击对方来实现对自己的惩罚,因为无望的生活本身就是他们一切矛盾的根源,而不仅是去还是不去巴黎,又或是对一场戏剧的感觉。

气不知道该向何处发,那些淤积在心的东西慢慢形成火药库,不要火星也能点燃一片火海。淹没了两个人的世界。而这个世界里,孩子也罢,童话的家居也罢,都不再是“家庭”“婚姻”真实面貌。和爱无关,只是生活本身就是吞咽一切的巨兽,把两个人生吞活剥。当他们达成一致决定去巴黎的时候,那些如烟花一样在他们生活里划过的激情时刻就好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表演,最后剩下烟花散尽的黑色天空。实际上他们哪里也去不了,现实世界是磨去一切理想或是梦想的巨大机器,让那些东西都消失无踪。那些建立在男女相吸基础上的东西(如果称为爱情的话)在现实面前是多么不切实际,和多么无力。

  他们居住的革命路,其实是所有婚姻里挣扎的人的绝路,那些不是物质的,不是简单的背叛和原谅的,也不是简单的道德的,那是婚姻生活的真实尽头。就是外表美满如童话,实际上消磨掉一切的绝望生活。所以2000年在紫藤里还有《绝望主妇》。从来没有变过,无论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生如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