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就投资谈 |
对于投资全过程的一点看法
……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得声明一下,我不是巴菲特,请不要拿巴爷的标准来衡量我。况且,巴爷标准,由一千个人看,有一千零一种标准。(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投资全过程我把他大体分为:Precontrol和Way-control。即“预期控制”和“路径控制”。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法则是一个很好的预期控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路径控制。老费的成长因子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控制,却不是一个优秀的预期控制。利勿莫尔追市交易、海龟等喜欢的当臣突破,都是很好的路径控制,却不是优秀的预期控制。艾略特、江恩等意图发明一种优秀的预期控制,事实上似是而非,不但不是好的预期控制,甚至在路径控制方面亦远远逊色于查尔斯·道的简单法则。(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如果,我们处于一个大熊市的末端,比如92-93或04-05年,有一些股票,比如茅台或是张裕(我没有抓住茅台,但曾经拥有张裕),他们有极大窖藏,市场上有很高美誉(可以视为一种专利式壁垒),在过去几十年里,产品边际利润不但没有因通胀而回落,反而逆流前进(反面例子可以用长虹),企业领导在最恶劣的市场情况时也没有考虑为了利润搞贴牌生产或加盟(反面例子可以用五粮液)。这样的公司当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净资产值时(实际净资产值也只是一个“度”,不是某个数字,且随时间而变动,变动有时还很大,越精确越不可靠,主观色彩只能尽量减少,无法完全抹去,投资的艺术性就在此。但是如果以所谓“艺术气质”标榜,那就离死不远矣),预期控制的得分可能是99分,那么买入后,在市值没有体现其实际净资产值时,预期控制是绝对倾向点,路径控制即便提供再好的减仓或退出信号,都不值得考虑,可以屏闭信号。直到市场给出高于其实际净资产值的报价,倾向点转移到路径控制,一旦路径控制有信号,必须遵循操作。重复一下,我所谓的路径控制不光指技术层面,比如企业EPS增长率回落,这种情况在强周期行业很普遍(可参考当年写的“黑金”钢铁分析,黄金股上市之处的分析),如果其实际净资产值仍远远没有被体现出来,企业甚至行业继续亏损,绝对不是卖出的理由。Way-control这时的信号是误导投资人,应屏闭。(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如果,我们处于一个大牛市的中端,或称为大牛市中一个次级熊市里,按上述标准基本找不到可投资的标的,赵丹阳的困扰我们都存在,只是没几人可以像他那样洒脱。对于这种市况,大体只有两种优秀的对策:老赵是一种。我们还是希望可以赚点钱的话,那么倾向点转移到路径控制是不可选择的另一条路(实际是否如愿,是另一会事),这也是我近期“突然心血来潮”大搞系统测试的原因。我们在期望值为正的时候,降低风险值是不二法门;反过来,也即92-93或04-05年遇到的情况,是风险值即定时,期望值当然越高越好。这就是我说的“确定性”,两者的对应策略是不同,而如何转换策略,必须建立在理性数据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商业感觉而得出,很难完全量化了。(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陈宏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