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NHA(国家住房法)》,几年后美国人根据此法设立了两个机构:HUD(住宅和城镇发展部)和VA(退伍军人管理局),之后又在HUD
之下建立了FHA(联邦住房管理局)和FNMA(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后来FNMA逐步脱离政府,转为私人企业,并在资本市场招股上市,从FNMA中分离出来的GNMA(政府国民抵押协会)继承了原来FNMA的职能。因为FNMA上市后受到大众追捧,资本家们创办了第二家相同性质的公司:FHLMC(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IPO后又大红大紫。GNMA、FNMA、FHLMC三家公司消化了FHA和VA发放或担保的绝大部分贷款。(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简单点说,老百姓要买房子,可以向银行按揭,在按揭款未付清前,购房者只拥有房产的使用权,所有权归银行。国内房产交易里除去三证(契证、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外还有一个他项权证,这个证书就是银行的按揭证明,为第一顺位债权证,即如果房子再一次交易,他项权证的拥有者将是第一个收到钱的人。在美国,银行可以把这个“他项权证”抵押给GNMA、FNMA、FHLMC。这三家里,GNMA是政府机构,由美国政府信用作担保;FNMA、FHLMC通常被称作GSE(政府特许机构),他们虽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直接担保,但有政府“默许”。三大家在检查贷款机构提供的抵押贷款后,将贷款集中、包装成一个组合,为其提供信贷担保,收取担保费。1970年GNMA把这种组合起名为MBS(不动产贷款抵押债券),在华尔街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MBS利息与按揭利息之间的差价就是GNMA的利润,这种交易形成了房地产的二级市场,FNMA、FHLMC纷纷效仿。MBS这种金融创新使货币流动量大增,推升房地产价格,同时也创造出了充裕的闲钱,资本市场因之受益。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佬不加控制的催动MBS等金融工具,终使流动性过剩——911事件以来,美国信贷增长商业贷款仅为1.4万亿美元,而房地产贷款却增加了2.6万亿美元!我一直质疑02年后的经济繁荣,是以虚拟经济带动实体经济,为百年来仅见,看来这道奇景快近尾声了。FNMA、FHLMC大裁员,预示拉动美国经济的虚拟市场(此次为房地产次级市场)发生重大问题。(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FNMA和FHLMC把收购来的银行按揭贷款以MBS的形式再销售出去,他们只赚取MBS和按揭利率的差价(我们可以视为批发生意),但上一届FNMA的总裁为了提升公司业绩,大量滞留按揭贷款,持有高风险ARM“可调息按揭”(我们可以视为零售生意),以博取比中间差价更诱人的利润,结果是收益提升,风险亦提升,FNMA匆匆换将,大面积裁员。
与FNMA和FHLMC不同,New
Century这类是纯粹的投机商行,他们几乎全部都是零售生意,大量吃进银行的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畅旺时,利润自然滚滚而来,但当下美联储连续十七次拉升利率,地产狂牛终于趴下。地产的一级市场只是略有回落、交投清淡,作为相辅相成的二级抵押市场已经冰天雪地。因为地产销售放缓,投机资金撤走,按揭贷款坏账上升,New
Century等公司不得不增加坏账计提,压制了利润率,可怕的是贷款违约的速度远远快于坏账计提增加的速度,UBS数据显示,美国次优级房贷市场60天以上的违约率已从去年7月份的1.62%升至9月份的2.95%,到10月份已升至3.63%。作为次级地产市场的龙头汇丰控股(03年收购Household进军地产)今年来一直不振,所幸汇丰是综合类银行,按揭市场铩羽尚不至影响大局,作为专业类公司的Wells
Fargo(巴菲特控股)、New
Century、NovaStar等就没有这么轻松了。(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上述文章为已发表的2~3月专栏稿节选,见《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另有部分接选贴至《再谈次级按揭风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