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失的器具(散文)

(2015-01-22 09:32:07)
标签:

发表作品

散文

《甘肃日报》

《陇南日报》转载

 

消失的器具(散文)

  

 

 

 

 

连枷

 

    连枷是给粮食作物脱粒的工具。由两部分构成:用来握住的木柄,用来拍打的扇面。木柄和扇面由一根木轴连接。木柄的长度,五尺有余,用来连接扇面的那一端略弯,略大,大是为了钻孔,弯是为了保护孔眼和轴,不至于用力不当时,磕坏了连枷。连枷的扇面,用五根或六根指头那么粗的木棍捆绑而成。木棍需硬木,长约三尺多,粗细要均匀。扇面是巴掌那么宽的细长的平面。用牛皮捆绑,结实耐用。

    用连枷脱粒的粮食作物,在家乡主要有黄豆、荞麦、谷子、糜子、高粱。刚刚包产到户的时候,连枷用得更多一些。生产队的时候,连枷不怎么常用,但家家都有一把,因为每家都有一块巴掌大的自留地,自留地又常常是旱地,无法灌溉,种植在人,收获靠天。自留地里种的,多半是谷子或糜子。

    都是因为再后来有了脱粒机,连枷才退出了乡亲们的生活。

    我仔细观察过十来个社员一同挥舞连枷的场景。他们拉开足够的距离,面对面站成两排,领头的轻喊一声“起”,一排连枷“噌”一下就蹿到了空中,在零点几秒的停顿之后,又齐刷刷地拍打在谷物上,转眼之间,另一排连枷又高高地扬了起来……他们干得有气势,又似乎气定神闲,举重若轻。他们投入、专注,步调一致,此起彼伏,而且抑扬顿挫,很有美感。那声音听起来也是极具韵律。他们的脚下缓慢却又似乎不动声色地移动着,不易察觉地改变着位置、方向,你进我退,或你退我进。谷物在连枷的拍打下,变得踏实了,也老实了,是归顺的形状,那些金黄的颗粒在秸秆下面,应声而落,越积越多。让围观的人也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连枷我也用过。小时候我学了很多次,费了好大劲,才终于掌握了使用它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多半不知道连枷是什么东西。    

 

碌碡

 

    碌碡用石头錾刻而成,重约四五百斤,或不止。它是圆柱形的,长三尺多,直径约一尺五寸,中间略鼓,两头略亏。在两头的圆心部位,各钻一孔,各楔一枚凸出表面约两寸的“磨蹄子”。“磨蹄子”又楔在长方形的木头框子里,木头框子一侧拴在骡马身上。

    碌碡用骡马作动力,主要的作用,是给粮食脱粒。

    我童年时,生产队需要用碌碡脱粒的庄稼很多,因为生产队是集体生产,共同收割,无论哪一种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再怎么少,十来亩总是有的,用碌碡脱粒,方便,简洁,也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地干上一天或数天。

    常常是这样:早晨去学校的时候,我看见社员们正在往打麦场里搬运那些还带着秸秆的“粮食”,均匀地在打麦场里摊开,让太阳晒,去去水分,去去潮气,粮食颗粒才更容易从秸秆或穗子上脱落下来。中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又路过打麦场,我看见一个小伙子站在打麦场中央,一手牵着拉动碌碡的骡子或马,一手扬着鞭子,驱赶着骡马。骡马拉着碌碡,在小伙子的驱使下一圈又一圈地在打麦场上兜圈子。碌碡碾压过的地方,粮食纷纷脱落下来。

    做这些的时候,人们看起来是那么齐心,都是为了同一件事情而忙碌着。

    后来包产到户了,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虽然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种一些,但用骡马拉着碌碡脱粒的方法,就用不着了。

 

粪篼

 

    顾名思义,粪篼是拾粪的用具,是竹编的。粪篼前端有一个出口或入口,边沿无凸起,方便将粪扒拉到粪篼里;后端椭圆形,囊状,较深,便于存放拾到的粪;上面有竹编的提柄,提柄前端分叉,可以提在手里,也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童年时,化肥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给农作物施的主要是农家肥,也就是粪。粪拾回来了,堆积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最好挖一个深约一尺的坑存放,粪里的热量和水分都不容易散失,有利于发酵。发酵后的粪,肥效会更足。粪攒到一定程度,可以交给生产队,换成工分,将来分粮;也可以施在自留地里。

    人不哄地,地不哄人。土地就是这么教育人的。你只有给土地喂饱了农家肥,庄稼才能长得壮实,庄稼长得壮实了,人就有了混饱肚子的希望。

    童年和少年时,下午放学回家,母亲还没有做晚饭,我提上粪篼就出发了。天快黑了,我往往会背满满一背篼粪回家倒进粪坑里。吃饭的时候,就觉得饭特别香。主要的原因,当然是饿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在我吃的饭里,也有我付出的辛劳。

    后来就不怎么拾粪了。化肥用得多了,农家肥虽然少不了,却是有多少就用多少,不足的部分,就用化肥顶替。到了更后来,就演变成化肥代替农家肥了。

    现在粪篼这种从前非常普及的农家器具,几乎见不到了。

《甘肃日报》2015122

《陇南日报》2015年1月26日全文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