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五章,诗歌四首

(2014-12-02 09:25:22)
标签:

发表作品

散文诗

诗歌

《散文诗世界》

《陇南日报》

生命的树叶(系列散文诗五章)

□小  

 

 

阴影

阴影一直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只是因为阴影再也倒不下去。

我看见倒在地上的阴影,最终,击倒了所有站着的树。

所以,我对阴影说,有本事,你也站起来,让我击倒你。

 

雾落了。山腰上,山头上,河沟里,到处都是。

昨天夜里下过了雨,雨下得不声不响地,还挺大。下雨的时候,我已经睡了,我不知道下了雨。今天早晨醒来一看,刚刚被夜色隐藏过的世界,现在又被雾隐藏起来了。只不过,雾与夜色是完全不同的,雾只是暂时隐藏,夜色却每天都如此。雾藏一些,还得露一些出来,它不像夜色,做得那么透彻和完整,一丝缝隙也不留。雾是半遮半掩的,像害羞,不好意思一般。雾的样子,有捉襟见肘的窘迫,有欲盖弥彰的慌乱,然而雾看上去却是坦诚的,镇定的,自自然然的,放松的。雾虽然还罩着远远近近的山和谷地,天却已经完全晴起来了,要不了多久,雾就要离开了,谁也不会知道雾去了哪儿。雾撤退着,我能看见它移动的样子,缓缓地,那么从容。雾留下了人们渴望的一场透雨,一点也不张扬,它让雨滋润着大地上的草木和禾苗,滋润着人的心情,它还原着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它自己却要悄无声息地走了。在下一次到来之前,我们是不可能见到它的。在现实生活中,它也不想长久地占一块地方,它来去匆匆。它只是带来,而不是带走。雾连我们的记忆也不占据,雾走了,我们就把它忘了,仿佛在这个世界上,雾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想风

想风。

尤其在闷热的夏夜。

粘稠的空气。凝滞的空气。天地之间,万物好象都不动。不想动,或懒得动。世界仿佛是静止的,人的呼吸也显得粗重。

热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接受。

想风。但是,想风的时候,恰恰没有风。一丝一缕也没有。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你想它的时候,你不拥有它;你不想它的时候,你拥有它,却不会珍惜它。风,就是这样。

 

一支烟

一支烟给抽掉了,烟雾袅袅上升,是烟的魂魄;烟灰随缘散落各处,然后再也看不到,是烟的往事;剩下一截过滤嘴,它是烟留在人世的一句证词。

抽烟的人知道烟,理解烟,明白了烟,只有他被烟熏陶过。

 

柏树

在我的故乡,柏树生长在枯瘠的荒坡上,在柏树的旁边,荒草都难以成活。每到炎热夏季,一月多甚至二个月,一滴雨都不下。天天艳阳高照,草们全枯死了,种子也来不及成熟,无法留给下一个季节去萌发。可是,柏树活着,虽然看上去,它们活得灰头土脸的,一点也不精神。

可是,它们活着。

活着才是最主要的。

我没有看到柏树的根,我猜想柏树的根是扎得极深极远的。它可以把四周和更深处藏着的水分挖出来,——不是为了长大——虽然长大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为了活着。活下去总是第一要紧的。只有活下去才能留足成长的本钱。一年,二年,三年,柏树似乎一直那样,没有长胖,也不曾长高。它们似乎从来就是这个样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多少年过去了,不经意间,在你对它的成长忽视的过程中,柏树长高了,长大了,成了材了,你不知道它是怎样成长的,那是一种怎样的慢呵。这才是真实。

成长就是一种慢。拔苗助长却不是。

秋天之后,漫长的冬季来了,冬季里,多少年不飘一片雪花,不落一滴雨水了,柏树还绿着。旁边,远处,所有的树都落光了叶子,所有的草都枯萎了,柏树还绿着。

它好像在坚持着,它要坚持什么呢? 

《散文诗世界》2014年11期

 

双联笔记(组诗)

□小  

 

 

 

雪中送炭

在一场茫茫大雪中,

我送来的是炉子,

我怕寒冷的冬天,

漏风的屋子和家乡

冷落了你们。

你说我送来的是温暖。

那是你说的,我没说。

我什么也不想说。

我只把你最想要的

给你送来。

也有人说我这是雪中送炭,

但我没有送炭,

我送来的只有烧炭的炉子。

如果你找不到用来取暖的炭,

那么我是炭。

 

引水者

帮你把渠修好,

水就会来。

水会沿着水渠,

汩汩流到你饥渴的土地中来,

流到你的心里来。

水还可以化解你内心的大旱。

但我不是水。

我只想做一个引水的人,

把水引到需要水的地方去。

我想看见水

流淌在

渴望水的大地上,

我想看到大地满足的表情。

仿佛我也是干渴的泥土,

到了水到渠成那天,

我也是吃饱喝足的样子。

 

村路

到村里看看我就看出了

那么多事情。

首先就是到村里的路,

太难走了,

都是上坡路,

又窄又险,

曲曲折折的,

尽是羊肠小道。

我想到的是,

别的暂且不说,

先要把这条去村里的路,

修好。

修路也不是为了我下乡

好走一些,

是我想让乡亲们出来进去,

更方便一些。

我更想让乡亲们

以后的人生路,

出了村,

走到哪儿都畅通。

 

栽树

专门去了趟村里,栽了许多果树。

城里都是在水泥地上栽楼房的人,

少见栽树的人。

城里栽树,多半只栽开花的树、好看的树,

他们很少栽更加实用的果树。

跟城里人不同,我是个活在城里的乡下人,

骨子里仍是乡下人的老脑筋,

我喜欢栽树,而且酷爱果树,

哪怕结出来的果子很多人不爱吃,

我仍喜欢果树。我始终认为,

果树比不结果的树,要好。

我也知道,只要你是果子,

总会有人来吃。

我更喜欢果树沉甸甸的样子。

我喜欢这样的人,也喜欢这样的树。

借联村联户之机,

我为乡亲们栽了很多果树,

我给他们栽下的是

一脸谦虚的、沉甸甸的秋天。

           《陇南日报》2014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