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米的诗(六首)

(2012-12-07 16:54:0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小米的诗(六首)作者:杯水诗刊

                   [转载]小米的诗(六首)



小米的诗(六首)

 

○小米

 

 

旷野

 

独自走在旷野  我会认为

这旷野是我的

如果身边恰好还有一个沉默不语的女人

我又认为旷野是我们的二人世界

 

隐隐地  我还认为

旷野属于第三人

尽管那人那时候  尚未出生

我认为  我和那个女人最终会将旷野

秘密地传授给他  托付给他

 

回溯的时候

我认为这旷野 

我从一对夫妻手里

理所当然地

继承过来的

 

尽管那个被我称之为父亲的男人

临终前

什么也不曾对我讲

尽管那个

被我称之为母亲的农家老妇人

至今还默默地守着它  不想放弃它

 

我还是刚刚成年时

就认为

我已把旷野继承过来了

 

我还是

刚刚成年的时候

离开旷野的

我从不认为我已经把旷野

放弃了  我认为

我最终还要和我的女人  草一样

极其微小地  回到旷野里去

 

想起黄土坪

 

黄土坪上  全是黄土

黄土跟黄土

是有距离的

是有高度与深度的

差异的  当我

手牵夕阳一缕

我发觉表面的黄土  无一不是衰老的形容

当我挖开隐藏得很深的

那些黄土

它们实在  滋润  婴儿般酣睡

我终于明白  苍茫岁月仅仅是

一再挑剔着

经历它的人

而与擦肩而过的人  从来都无关

 

这些灌木树丛

 

不是大材  这些灌木树丛  连小材也不是

它们安静地长叶子  落叶子

安静地度过  安静地寂寞

连热烈也是安静的

这些灌木树丛  无人浇灌

自己把根扎到很深的泥土里吮吸

每根枝条  每片叶子  都在

不显眼的地方成长

它们即使枯死了也得不到关注

它们不开花  或者

开了花也结不出好看的果子  好吃的果子

它们的果子掉在树下  全都烂掉了

被枯叶  尘土  时光和鄙视所覆盖

被风吹到远处

明年又长出一株株新的

这些灌木树丛  它们连濒危物种也算不上

它们走到哪儿就把家安在哪儿  它们

 

走到哪儿

就把哪儿当做故乡

 

阴雨

 

一场阴雨  现在是

别人的心情  不是我的

天阴着  雨着  淅淅沥沥

多了三分零落  两分凄清

我不

我已在你的视线之外

晴朗起来

关于我们常常谈到的

现实生活 

常常

这样

不能沉浸其中  我总是

提前退出  提前观望  提前反思

之后

就沉默了  不说什么了

当别人从阴雨里走出来

我还沉浸在你无法看见的阴雨中

难以脱身

 

花香·肉香

 

各位苍蝇对牛身边招展的花朵

不屑一顾

是牛身上的肉吸引了它们

 

围绕这头肥硕健壮的

年轻帅牛

各位苍蝇

上下翻飞  群魔乱舞

这肯定不是牛的性别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在于  牛仅仅是

将来的盛宴

苍蝇现在这么做

未免过于超前了

 

我要不佩服苍蝇  那是万万不行的

 

我要是一直都在

佩服苍蝇

我也就成了其中的一只

 

 

汁液和纯白  藏在

不会引起关注的

外包装里

把不那么好看的果皮  给看不透的眼睛看

 

不用穿上媚态

梨是甜的  吃过梨的人  都知道

 

没吃过的人想要尝试尝试  梨当然欢迎

你若不想吃梨  也无任何不可

 

梨不会轻易烂掉

我相信这点  梨的肉身

消失之前

先要被嘴亲吻  最后才被牙齿

温柔地  一口一口  咬到痒处

 

 

年聚心语:

 

坐在电脑前,不知道怎么动手指,电脑对于我,仿佛是一个陌生的事物,虽然我摆弄它已有些时日了,但那种隔膜,似乎并未完全消除。这其实和写诗是一样的感觉,在动笔之前,我永远也搞不清我将要写出来的会是什么,写出来之后才明白,原来是这样的。

一首诗写出来了,它对于诗人的那种神秘感已经消失了。面纱已经揭去,只剩下一堆文字堆积在纸上。如何把它们码放得具有美感,已经是技艺方面的事,与智慧无关紧要了。写得成功与否,满不满意,诗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置换了角色,他已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考虑,而不是诗人的立场。诗人是诗歌的创作者,同时,他也是一首诗的第一读者。读者对于作品,总有他自己的看法,要么欣赏,要么否定。如果觉得还不错,就会拿出来,给别人看,给更多的读者看;反之,就让它坐冷板凳。

我写过许多诗歌,很满意的不多,比较满意的不少,不满意的最多,难以计数。我读过的诗歌,更多,喜欢的也不少,有些忘记了,有些至今难忘,这对写了这些诗的诗人,是不公平的。每一个诗人在动笔之前,都想把诗写得最好,令人过目不忘,可是,这又是谁也做不到的事。任何艺术事业,都是令人遗憾的事业。叫人遗憾,叫人揪心,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令多少艺术家痴迷于此,乐此不疲!

令人感动过,又有什么了不起?几年后,十几年后,几十年后,百年之后,一个人,能有几篇留给后人的名篇佳构?难说。也许一篇都没有。但是,我们还得写,不写不行,这是我们自己的宿命,谁也摆脱不了。

 

 

作者简介

小米,男,原名刘长江,196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有百余篇作品曾入选数十种诗文选集和年度选本,已出版个人诗集《小米诗选》。

 

 

 

———摘自《杯水》2012年冬季卷(总第12期)(版权所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