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文县地震重灾区(十八)
 
 
 
 
到文县来的作家们
   
中国作协赴甘肃灾区采访团,全体团员名单如下:陈崎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孙德全(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魏珂(甘肃省作协常务副主席)、徐坤(中国作协全委、北京作协分党组成员、副主席)、萧立军(《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全勇先(黑龙江作协签约作家)、春树(自由撰稿人)、阎强国(《飞天》副主编,甘肃省作协副主席)、刘戈(中国作协办公厅干部)、高晖(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马步升(甘肃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范党辉(中国作协创联部干部)、刘长江(陇南市作家协会主席)。
   
陇南市联络员二人:市文联主席毛树林、市文化馆馆长高玉强。由市人大副主任樊先志陪同采访。
   
我自己(刘长江)虽然也在名单里面,但我一直在文县,没有跟采访团一起去文县以外的任何地方采访。由于我所在的单位人很少,我不能离开自己现在的岗位,只能在文县陪他们走走,看看。
   
5月25日下午14点,采访团到达文县,吃完饭立刻分组采访,5月26日,中国作协委托文县文联,给文县灾区捐款5万元,约定选帮一个村。后,采访团离开文县,返回陇南市。
 
   
地震发生后,来文县的作家里,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见到邓一光。据说,同来的还有女诗人苏瓷瓷等。5月25日,听说邓一光在文县,我们立即决定到他头天晚上住过的地方去找他。然而,在去找他的路上,熟悉他的徐坤立刻打电话给他,才知道他已经在离开文县的路上了。后来听说,他是代表湖北(或者是武汉)人,给文县灾区送来了价值四十多万元的捐赠物资。这还是他跟作家徐坤通电话时,我在旁边听说的。我听见他叮嘱徐坤,不要透露他此行的目的。他的意思是,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听说,他回武汉后还要筹集一些物资,再来。我估计,他下一次来,我还是见不到他。
   
我读过邓一光的一些小说,但我没有见过他,也跟他没有什么交往。他能够关注到甘肃文县地震灾区,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们文县,此前,是被遗忘或并不被全国所关注的少数几个重灾区。
   
奇怪的是,昨天(6月3日)晚上,我居然梦见我在向别人打听邓一光他们几个人是不是还在文县。大约是我一直没有忘掉他们一行人来过文县的缘故吧。
 
   
前天(6月2日)晚上,文县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作家任真来到了文县碧口镇。我立即给他打电话,但没有打通。6月3日上午,我继续打电话,11点多,电话终于打通了。任真在电话里说,他已经到了尚德镇,很快就到县城,让我在南桥(地名)那儿等他。我立刻叫了个三轮车,坐车到南桥。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来了。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知道给我打个电话呀!”
   
我与任真,已经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从前一直写信联系,后来通讯方便了,用不着写信了,联系反而少了许多。我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跟外面联络的人。他说的话,我当然接受。在闲谈中,任真说他只能停留几分钟,当天,要赶到天水市。
   
从交谈中知道,他6月3日早晨,从碧口赶到他的老家任家山,去看了看,又匆匆下了山。此前,我从别人嘴里听说,任家山受灾非常严重,具体怎么样,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接他走的车,已经来了。急急忙忙地,他只向我介绍了同行的作家杨闻宇,还有几位作家,他都来不及一一介绍,只说:“他们几个反正都是作家。”就上车,匆匆离开了文县。
   
任真是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的主编,甘肃文县人,他的大部分家人,包括上一代和兄弟、妹妹,都还住在文县的农村或县城。他甚至没有时间,到他们的家里去看看。
2008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