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只能有一个

标签:
星座文化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七夕节发源地 |


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一片很大的桑树林,旁边有一个小村庄叫桑林,牛郎孙如意就住在这里。牛郎从小没有了爹娘,便跟着哥嫂一起生活,时常受到嫂子的虐待。
牛郎从小聪明、老实又勤快,乡亲们都很喜欢他。有一天,牛郎听老人说,在伏牛山里卧着一头大黄牛生病了。他便翻山越岭找到了那头饿得骨瘦如柴的牛,他薅了三天的青草,才把老黄牛喂饱了,老黄牛抬起头对他说:“我原是天上的神牛,盘古开天辟地时,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种子撒向人间,惹恼了玉皇大帝,把我罚下天来,摔坏了腿,需要用百花露水洗一百天才会好。”牛郎听了以后,很受感动。他清早去采集百花露水,给老黄牛涂洗腿上的伤口,晚上就依偎着老黄牛睡觉。整整洗了一百天,老黄牛的腿伤好了,牛郎高高兴兴地牵着它回到了家。
牛郎与老黄牛相依为命,夜里睡在它身边,白天去割草喂它。老黄牛知道他嫂子为了分家,想加害他,就常常叮嘱牛郎并设法相救。牛郎饿了,老黄牛就屙出金黄金黄的饼子让他充饥。这种形似牛粪团的饼子就是现在的缸炉或烧饼。
牛郎终于被嫂子赶出了家门,他不要地不要房,只要了老黄牛和一辆破车。老黄牛拉着破车同牛郎一起离开了村庄,在桑树林的一角搭个草棚住了下来。有一天,老黄牛对牛郎说:“如意啊,今天夜里,你去河边藏到茶豆架下,可以看到白河东岸有一群仙女下凡洗澡,谁向你偷看,你就把谁的衣服抱过来,她就会跟着你过日子啦。”牛郎听了很高兴,便在这天夜里,提前钻到茶豆架下向白河望去,果然有一群仙女在脱衣下河,其中一个仙女望着牛郎微笑。牛郎便在她们即将上岸的时候,抱走了这个仙女的衣服。无奈之中的仙女便羞答答地跟着牛郎回了家。
牛郎与仙女回家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乡亲们都知道牛郎娶了仙女,能养蚕,会织绸,都称她为织女,说她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下来的,织出的绸缎又光又明,好似银光闪闪的白河水。这样以来,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织女便把她带来的天蚕分给乡亲们,并教姑娘们养蚕、抽丝、织绸。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商人,竞相购买南阳绸。不久,织女为牛郎生下一儿一女,分别起名叫金哥、玉妹。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一家人,日子过得滋润又和睦。
几年后的一天中午,牛郎正在耕地,晴空一阵阵雷声响起。老黄牛流着眼泪对牛郎说:“如意啊,我帮你与仙女成亲,犯了天规,这是催命的天鼓,我活不成了。王母娘娘已经震怒,肯定会来拆散你们。你在我死后,剥下我的皮做一双登云鞋,就可以腾云登天。然后再把我的骨头埋在这里,可能会为乡亲们做点好事。”老黄牛说罢,撒了一泡尿,倒在地里死了。牛郎痛哭一场,按照老黄牛的话做了一双登云鞋。埋老牛的地方便成了赐福乡亲们的“石膏坑”。
七月初七这天,牛郎正在地里锄草,金哥、玉妹哭着跑来说,有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带走了。牛郎知道老黄牛的话灵验了,急忙穿上登云鞋,挑上一对儿女腾空追去。马上就要追上了,狠心的王母娘娘从头上拨出一只金簪,沿着白河这么划,清浅的白河就变成了波浪滔滔的天河。隔河相望,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痛哭流涕,由此惊动了天帝,天帝看到可怜的一对孩子,便让他们一家人在每年七月初七的晚上相会一次。牛郎一家的悲痛分离、忠贞不移之亲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万只喜鹊飞来飞去,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之时免不了哭诉离别之情。这时,大地上往往是绵雨连连,使人们不由得想起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牛郎一家人不见了,乡亲们都觉得跷蹊,晚上就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去,发现繁星闪烁的天空多了一条又宽又长、好似家乡白河的银带,就叫它天河。天河的两边分别多了一颗明亮的星,就它牛郎、织女星,和牵牛星并列成直线的两颗小星,是他的儿女。稍远的地方有四颗像平行四边形的小星,是织女投给牛郎的织布梭子;距织女星不远处有三颗小星,像等腰三角形,是牛郎投掷给织女的牛梭头。牛郎织女就是这样互相传递相思之情。
乡亲们思念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都要钻茶豆架下,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特别是好奇的姑娘、小伙子,藏在茶豆架下遥望天空,偷看牛郎会织女,心里都是甜蜜蜜的。
牛郎织女虽然登天了,却给乡亲们留下了天蚕、织布机。用织女的织布机织出的绸缎细密闪光,闻名天下。随着南阳绸的远销,也把牛郎织女这个动人的故事传向天南海北。
位于白河东岸的牛郎庄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讲述了“牛郎庄”的来历:牛郎织女原本是凡人,有一年夏天,家住河东的织女在白河边私奔嫁给了河西的牛郎,几年后终于被织女的父母发现,就把他们拆散了。牛郎为了寻找织女来到河东,由于织女家里嫌他太穷,不允许他们来往。无奈之中,牛郎带着一双儿女在织女家附近石榴河边搭个草棚子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便成了今天的牛郎庄。相距不远处的史洼村,俗称“织女村”,就是传说中牛郎的妻子家。
牛郎庄与史洼村相隔一条石榴河,传说是王母娘娘用金簪划的天河,由此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七夕相会。时至今日,当地还有这样的风俗:史洼村的姑娘不嫁牛郎庄,原因是嫌弃牛郎庄贫穷,还有一种说法是牛郎织女虽然恩爱却不能长久。总之,在当今老乡的记忆中,二个村庄之间确实没有通婚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