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的人体工学

(2014-03-13 21:37:44)
标签:

杂谈

钢琴

音乐

分类: 钢琴
      我小时候练过小提琴,后来练钢琴的时候左手臂就酸痛,导致我不能坚持长时间的练琴,而右手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这是腱鞘炎或滑膜炎的关系。

     我以前看过一个外国钢琴家的书籍,上面说大概99%的职业演奏家都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病,比如钢琴家基本都有指头发麻、手臂酸痛等毛病。我是学医的,我知道任何一个钢琴演奏者,他的手臂和手指都要几十亿次的动作才能达到演绎乐曲所需要的一定的演奏技巧,实际上这种频繁的动作很难不引起筋膜炎、腱鞘炎,长时间的坐着练琴又容易引起腰肌劳损。

  寄希望于正确的手型和姿势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即便如微软的人体工学键盘也不能100%的避免键盘手、鼠标手。而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绝对的不存在人体工学,钢琴演奏时的双手是一种别扭的姿势,而小提琴演奏的左手臂扭曲更甚。

  因此,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发明这样的乐器,乐器结构的人体工学,导致演奏动作的放松和舒适,且人们已经不需要非常辛苦的练习就能享受到音乐演奏的乐趣。

  我觉得我们目前的音乐演奏存在着非常不如人意的方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演绎音乐的技巧。一个非常有音乐艺术灵感的人,他没有演奏技巧,他就无法完美演绎音乐。一个有着丰富音乐天分的人,如果不会复杂的配器、和声技巧,他就无法表达内心的音乐灵感。

  我觉得,音乐艺术几百年的发展,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如美术的。没有经过复杂的美术基础训练的倪萍,可以区区几年就达到相当艺术水准的画家程度。毕加索的抽象画,一些没有受到到严格美术训练的儿童画也能达到。甚至一些大字不识的农民,也能画出非常具备艺术抽象、大智若愚的农民画、抽象画,这才是是艺术心灵的淋漓酣畅的释放,无拘无束的艺术想象力的自由飞翔。这来自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已经从具象发展到抽象,正如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不在被条条框框所拘束,艺术的想象力才能插上翅膀。

  而音乐演奏,仍然必须建立在非常艰难复杂的技巧训练上。可以这么说,即便您是一个音乐天才,你起码必须经过20000小时的钢琴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奏家。

  如果随着未来电脑人工技能和电子钢琴的发展,任何一个没有经过艰深训练的音乐爱好者,当他们的脑海里展现出一副自己所能设想的音乐旋律,便能立即在手指下轻松流畅的弹出李斯特和肖邦们的作品,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来自灵魂的音乐。

  事实上,或许我们应该从我们对钢琴的传统观念的认识开始,我们不再绝对的排斥电子钢琴,我们也不再将机械钢琴的琴键力度来作为设计电子钢琴的标尺,尽管这种力度其实和音乐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我们对钢琴态度的一种顽固,这种力度其实还是是对手指的伤害。

  也希望不久将来,眼睛控制鼠标,而语音输入可以更加模糊并支持方言口语,那样的人体工学会使得我写上面这篇短文更加的轻松随意,不用辛苦敲这么多次键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