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遍地香

(2007-07-15 07:08:32)
 〓考证〓
唐(天宝单方药图》的再发掘
孙启明
摘要本文W三幅唐气天宝单方药图、考订》一文之后,对存世唐图中白菊、连饯草、水香棱等二味药的再发
关键词天宝单方药图菊花‘自菊’积雪草(A11"q)莎“(水香棱’药图考证F}八
    郑金月先生“《天宝单方药图》考略”一文中提
到:“《天宝单方药图》为唐代图文并茂的实用药物
图A。经考证《本草图经》中至少存有该书六味药
的条文及三幅药图”‘’}。郑氏所说的六味药为:白
菊、连钱草、水香棱、水英、丽春草、紫荃,三幅图为水
英图、丽春草图、紫茧图。此三幅唐代遗图所显示之
原植物,笔者已考订:水英图为药草、丽春草为山茶、
紫荃为九头狮子草12J
    郑氏对“自菊、连钱草、水香棱”三味药的文字
部分也作了详尽的分析:“苏颂文引用了《天宝单方
药图》自菊、连钱草、水香棱三药,今可分别见于《证
类本草》草部卷六菊花,卷九积雪草和莎草条下。
比较这三药的全部文字可见其行文次序,用词格套
及内容特色均相一致,由此可知苏颂几乎是将其药
条文字全部照引人《本草图经》的。”
    细察苏颂所引《天宝单方药图》之白菊、连钱
草、水香棱二药之条文,其行文体例、格式等全部一
致,可以确信是唐《天宝单方药图》的原文C
    至于,苏颂是否还有未引进此三味药的药图呢?
估计应该有。《天宝单方药图》本是图文并茂,文不
离图。今既条文文字俱在,相信药图也不至于遗失!
据苏颂所言:’‘天宝方书,但存一卷,类例粗见,本末
可寻”,则白菊等二味药及水英等三幅图皆存于此
一卷中既然水英等三味药文与图俱在,则白菊等
三味药之药图亦米必湮没!
    为此,笔者仔细查阅了《证类本草》中的菊花
图、积雪草图、莎草图。在该书卷六菊花条下,有三
幅菊花图:菊花、衡州菊花、邓州菊花。卷九积雪草
条,仅见积雪草图一幅;同卷莎草根条,有图二幅:m
州莎草、莎草,此三味药图中。图名前不冠州府字样
者有三幅:菊花图,积雪草图和莎草图。考图名前冠
有州府名字样者系宋朝政府向民间征集,而由地方
政府绘图上报的。不署州府名者,另有其来源与渠
道。如前文考证之水英等三幅图,图名前皆未冠州
府名。此三幅不冠州府名的药图,由于有条目文字
的支持,可确认作唐图,确切地说:此三幅图也应是
  〓368〓
((天宝单方药图》中的遗存。
    如果学术界能接受以1七观点,可进而讨论下一
个问题,即积雪草图应称“连钱草图‘’,莎草图不必
称“水香棱图”因为“积雪草”与“连钱草”名之间
存在分歧:积雪草为今之伞形科植物,连钱草则为今
之唇形科植物。所以,必须正本清源至于“莎草
根”与“水香棱”不过是正、异名关系,且莎草原出
《别录》在先,当以正名为准,故不必改名。
    关于积雪草问题,查今存于《证类本草》中之
《本草图经》积雪草图,在明代为李时珍《本草纲目》
金陵版所复制,复制后之图与原图形态一致,详见下
图1 ,2,
    谢宗万先生早在1983年,就对《本草纲目》金
陵版药图作过全面审定,其中也包括积雪草图在内。
他说:“金陵本积雪草,叶卵形,对生,为唇形科植
物。就其释名连钱草来考虑,很可能指的是‘lecho-
ma longituba ( Nakai. ) Kupr" (3J o谢氏的辨认结论,
可以直接证实《本草图经》的积雪草图。
    在谢文引导下笔者以为《本草图经》积雪草图
所画的形态,是唇形科的连钱草(今名活血丹)的春
生态。我家院子里栽种的连钱草已有三十年历史。
1970年夏天,笔者在搞中草药“四自”时,从野外河
滩上移回家中,忆儿时,祖辈常采回来煎汤治尊麻疹
和皮肤搔痒,谓此物止痒、消肿、祛风、活血功效很
好,并称之为“退风草”。稍长学医时知道此草正名
叫金钱草。1970年在中草药“四自”时,才知其中名
叫连钱草,以后又知改名为活血丹。
    在三十年栽培中,观察到,连钱草在不同生长季
节有二种不同的形态,即春生态和秋生态。春生态:
茎直立,叶较小,呈圆形先端钝尖;秋生态:茎甸闯.
叶较大,呈肾圆形先端钝圆。考吴其浚《植物名实
图考》中的活血丹,即唇形科植物Glechoma longituba
( Nakai. ) Kupr的春生态;而同书之马蹄草,即同一
植物的秋生态(详见图3,4)0笔者把这一发现写信
给谢宗万教授,请求鉴定,得到谢教授的赞许。他在
复信中说:“<名实图考》活血丹和马蹄草为一物,前
中药材第26卷第5期2003年5月
万方数据
圈1宋《图经本草》所绘积雪草
图2《本草纲目》所绘积雪草
图3《植物名实图考》所绘马蹄草图
图4《植物名实图考》所绘活血丹图
图5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所绘活血丹图
中药材第26卷第5期2003年5月
人虽有报道,但大作说明活血丹是春生态,马蹄草是
秋生态,很有说服力。此冷释是您创新的观点”遂
将此观察和求证结果写成《(本经>积雪草名实的演
变与分化》一文[(J。此外在《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连钱草条也画有两幅图:右边的图,茎直立,
叶对生,叶片先端钝尖,花唇形腋生,就是春生态;左
边的图,茎甸甸,叶对生,有长柄,叶片肾圆形,先端
钝圆,正是秋生态(详见图5)。从而证实了(本草图
经》积雪草图即唇形科连钱草,足证苏颂当年并条
正确无误
    研究连钱草名的发展,发现唐《天宝单方药图》
的连钱草,是连钱草的始名文献。自宋代苏颂《本
草图经》起,连钱草名成了隐名,隐人积雪草名之
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口》仍沿用隐名。追至I-
九世纪初,1803年日本人小野竺山认定《本草纲目》
之积雪草(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 ( Nakai. ) Kupr.。这一结论一直沿用到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另一日本人人牧野富太郎
1958年修汀了小野的结论,认为《本草纲月》的积雪
草即连钱草,系伞形科植物,不是唇形科植物。事实
L,错的是牧野,不是小野。受其影响,我国植物分
类学家用《植物名实图考》的活血丹来取代连钱草
作中文名。但1975年出版的《全图中草药汇编》
(上册)还是用连钱草为本草条目的正名。到了
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本草条目正名又改为
金钱草,而拉丁学名及中文名改为活血月一。这一修
改并不妥当,因为学者们没有做回顾性研究,割断了
历史。考唐《大宝单方药图》为唐明皇李隆基所撰,
成书于天宝年间(公元742一755年),而《植物名实
图考》则成书于公元1848年。因此,尊重历史,不如
不改,应该重新修订,恢复传统之连钱草古名,看来
还是必要的
    至于《中药大辞典》用金钱草为条目正名,系根
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抬遗》(1765年)一书。赵著
的金钱草条目内容颇详(6)
    金钱草异名有:遍地香、佛耳草、白耳草、乳香
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唯独无连钱
草之名。植物形态为:叶对生,圆如钱,又称钱儿草,
圆叶,二瓣对生,像饶钱,生郊野湿地。十月、二月发
苗,蔓生满地,开淡紫花,间一二寸则生二节,节布地
生根;叶四围有小缺痕,皱面。
    赵学敏认为金钱草即《本草纲目》之积雪草,原
文为:“《纲目》有积雪草,即此”,是很正确的,但他
没有联系到连钱草。
    现代的伞形科植物积雪草图,始见于《植物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拴明
后一篇:兔兒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