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握杆转体 |
昨天上了第一课,收获很大,感觉以前近一年的练习、下场真是白白浪费时间啊。
先说说我目前的水平,去年8月17日开始下场,到现在不到一年,成绩也就是90杆左右,最近四场球是90、90、90、88,看杆数是比较均衡了,其实我知道还是非常不稳,一场球里总有一到两个加三,就在上面说的第一场球,抓到了两只鸟,我还是只打了90杆,很是不爽。因此我终于决定要找个教练好好改改动作了。
我报的是一个提高班,8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收费四千元,应该不算贵吧,期待两个月后下场把这些钱都赢回来呵呵。
在这个博客里,我把我的培训的过程、心得体会写出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把这些东西归纳整理出来,可以帮助自己系统学习,也可以帮助教练更规范的教学;二是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大家,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啊,同时也跟大家切磋,希望大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多给我提意见,一起进步啊。
第一节课主要是两个内容:
一、握杆:
握杆仍是一个重点,虽然我之前看了不少书籍,如裴勇俊的《突破90杆》,如tiger的《我怎样打高尔夫》,如霍根的《五堂课学高尔夫》,看了不少教学DVD,如西蒙霍姆斯的数字式高尔夫教学,利百特的《全挥杆》和《短杆》教学,我的握杆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但是教练还是纠正了我一个错误,我原来左手握杆握把末端太靠近小指的根部,这样子我的握杆就太强势,而正确的标准握杆是将握把末端靠近左手的肉垫,如下图左上握把末端穿过手掌肉垫的地方标注了一个黑点。这样子我们可以只用左手食指和左手掌的肌肉垫就把球杆从瞄准姿势不费力的举起到水平位置(这就是所谓立腕),检验你左手握杆是否正确的办法是,在此时球杆水平的时候,你沿着大拇指的方向上下活动手腕,你一定要觉得球杆很稳,实际上,这正是曲腕和释放手腕的过程,你的左手掌肉垫必须支撑在非常精确的位置,那个位置正好和你的大拇指相对,你曲腕的方向是正对大拇指,那么你这个支撑的位置正好是大拇指的反方向,是你释放球杆的方向。支撑位置正确了,你会发现曲腕和释放是一个很轻松自如的事情。用西蒙霍姆斯的话说,“也许曲腕是整个高尔夫最重要的技术动作”,做好了握杆,那么你这个最重要的技术动作才有可能做好,你才有可能打好高尔夫。
回顾我之前的动作,我的左手握杆太靠近小指根部,这样的结果就是握杆太强势,强势握杆对于职业选手也许有用,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不太合适。也有一种理论,认为你肩部自然下垂,如果手掌是相对,就用标准握杆,如果手掌外翻,就用强势握杆,如果手掌内扣,用弱势握杆,我的感觉是,这条有点误导人,我基本还没有看到手掌自然下垂外翻的,内扣太多的也比较少,一般人都是略微内扣,还是用标准的握杆比较好。
所谓强势、弱势握杆,我还想说两句,一般书籍介绍强势、弱势握杆,重点是讲强势握杆可以看到手掌背部三个指节,弱势握杆是看到一个指节,而为什么会形成强势、弱势握杆则语焉不详,我认为强势、弱势握杆形成的原因,正是握把末端穿过的位置不同,靠近小指根部即成强势握杆,远离小指根部即是弱势握杆,而穿过左手掌肉垫正对大拇指的地方,即是标准握杆。
说了这么多,归纳一下,左手握杆好坏,直接影响到曲腕和释放,的确是相当重要。正确的左手握杆正是本霍根讲的:“球杆握把放在左手掌内侧的肌肉垫上,并穿过左手食指靠近手掌的骨节,最后的三个手指要往上挤压,而手掌垫要往下压,形成的V字指向右眼。”
(2008-5-3修订:左手这样握杆要达到曲腕和释放的目的,检验是否握好的关键就是只用食指和左手月丘的肉垫把球杆从瞄准位置轻松举到水平位置。这就是左手握杆的关键。右手握杆方面,应该向手指方向移一公分左右,那样右手握杆更轻松。)
如下图:
二、重心转移
我觉得重心转移才是高尔夫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曲腕。我相信有90%以上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业余球手不会重心转移(包括之前的我),只要在练习场看看就明白我所说不假。不会重心转移也就不会充分转肩,不会转肩也就不会用身体打球,基本多是用手来打球,所以导致击球不稳,不远,费劲。
所以我才说我之前近一年的球都是白打啊。
我觉得导致这个的原因是重心转移不很直观,不好学,而各种教材也多没有充分的讲述和强调这一点,大家听到的都是死不抬头,头不能动,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实很容易给大家误导,没有专业的教练亲身指点,确实很难学会。我倒希望通过和大家的探讨让大家重视这个问题,学会重心转移,当然最好还是找一个教练亲自指导的好。
下面我想先说说重心转移的基本原理:
我们试想一个扔石头的动作(这个是教练教给我的),我想这是一个最贴切高尔夫挥杆的动作了。大家都扔过石头(在练习场,你可以扔个球试试感觉),为了扔得远,我们每个人都会将身体反转,重心移动到右脚内侧,在将石头举起最高的同时,我们的身体重心就开始往左脚转,最后,将石头扔出去一瞬间,一定是以左脚为轴的,重心在左脚上了。高尔夫的上扞、下杆、击球跟这个非常类似,一定是上扞以右脚为轴心,下杆以左脚以轴心,重心如何在左右脚转移就是关键所在了。
1、上扞开始,引杆的时候就要注意把重心往右脚转,也就是引杆阶段就完成中心往右脚的转移,引杆到右边膝盖时就可以考虑曲腕了;
2、继续转身,转到双手到右裤兜时,用左手曲腕,然后再继续转身,右肩转过右脚趾,到达上扞顶点,此时重心在右脚脚踝内侧,这点很关键,重心是右脚脚踝内侧,而不是脚掌内侧,你再试试扔石头的动作,你会体会到正确的重心位置,左脚承受一点重力,这个承受的位置在左脚前脚掌内侧,有很多大力击球者左脚掌稍稍离地,就是这个道理;
3、到达上扞顶点同时身体往左转移重心(或者是到达顶点后立刻就转移重心,在这里为方便表述说成同时也未尝不可),而不是书籍里写的上扞顶点要有一个停顿,其实,这个停顿的过程不是真的身体静止,而是转肩到位后,重心立刻往左转,身体往回拧,此时杆头的确还在上扞顶点的位置,但这是一个动态的静止,是各方面动作互相作用的一个相对静态,只有是同时转移重心,才是正确的节奏,否则你会感觉下杆总是忽快忽慢,或者是重心未转移到左脚就已下杆,导致下杆时重心还在右脚,击球不准,或者是重心已在左脚,但杆头已经提前释放,击球无力。
下杆时重心转移到左脚,那么下杆也不成问题了,下杆甩腕、释放球杆,杆头会带动身体继续转动,带动手臂送杆、收杆。一个完美的挥杆就完成了。
我不知我说的是否正确,还请各位指正啊。这第一节课体会的东西基本都写出来了,大家一起交流啊。
我的下一堂课大致在一周后,主要学习上扞和下杆的挥杆轨迹,杆面控制,以及腕部的控制,中间我也会加紧练习的,还有什么体会,一并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最后,介绍教练教的一种练习重心转移的练习方法,很有用:
在练习打垫垂直于目标线上摆放七八个球,间距十公分左右,然后从后到前将球击出,由于你每打完一个球,需要跨上右脚到下一个球,此时重心在右脚,正好是上扞,然后你下杆时左脚跨上一步,右脚离地,重心在左脚,不停步把这些球都击打完,你会体会到上扞重心在右脚,下杆重心在左脚,反复体会,你就会找到重心转移,击球轻松到感觉。
给教练的建议:
1、不管学生水平如何,一定要从最基础的握杆、站姿教起,昨天的课程是先进行了二十分钟,才看我握杆的毛病;
2、课程结束一定要有一个回顾,总结今天学了什么,下一次课要讲什么,两堂课之间的练习需要注意什么;
3、学员有什么表现,问题的解决,也要有一个记录,而不是靠我这个博客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