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来过一次丽江,由于旅程匆忙,以至于整个行程犹如囫囵吞枣~

对于丽江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最基础的感官上。很悠哉,很古韵,仅此而已。

这次再来,我特地留了4天5晚。每天,都乐此不疲的逛来逛去。购物,看景,吃路边摊,听小曲。。。

总算,找到点感觉~

昨日,在一小门面买鸡豆凉粉,店主的口音是熟悉的京腔,我开口询问他是哪儿人,他一脸戒备的答道:“哪人重要吗?古城里都是外地人,真正的当地人都收租子逍遥呢~”

我悻悻而笑~其实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在异地听到一个熟悉的腔调,本能的想聊聊,(因为鸡豆凉粉的制作过程太漫长了~)

因他的态度,弄得我无话可说,呆站着玩手机,正无聊时,对面客栈走来一人,急切的要店主去帮他点火~听口音像是南方人。

那人走后,我随意说了句,那人是南方人吧,口音很熟,店主这才乐了,“他是上海人,和我一起来丽江打拼,最近迷上一个北京姑娘,这不忙活着给姑娘做地道汽锅鸡吗?有电磁炉不用,非得自己劈柴点火烧土炉子,自己不会点炉子,急了!”

我一听,来了兴趣。“他还挺浪漫的啊~”

店主自嘲的笑了~“浪漫?穷浪漫被!在这,生活就是劈柴,打水,做饭!那北京姑娘1号就走了,就剩下这么几天,我看他没什么希望了,但他喜欢,就随他吧。在北京,这叫浪漫!找个院子,找堆柴火,找个炉子,找只土鸡,炖上一锅鸡汤,这得花多少钱啊!所以你们京城来的,管这叫浪漫!在这,这就是生活!在这,这招,泡妞不好使!”

“那也不一定!像我这样的,到了这,有人给我费心尽力的炖这么一锅汤,就是好使!”

店主不再反驳了,像是没听见一般,只顾忙手上的活。
只是,,,最后递到我手上的凉粉,是别人的二倍~

之前我提到过,写字这事,一定要一鼓作气。半道犹豫停顿,很容易迷失,当初想表达的真挚情感,精心构思的情节,都容易因为倦怠而慢慢流逝。

因为这件不经意的小事,让我又重拾了对小左的热情。当初写小左的初衷也就是想阐述像上海店主这样的纯粹的真情。

即便距离,即便差异,只要有爱!
只要有爱。。。。。。。

开始动笔一本新书,犹如爱上一个新人。渐渐怠慢了<小左,我该拿你怎么办?>

小左,你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如初恋青涩鲜嫩,有惊喜也有遗憾!
不管怎样,会好好写完的
所以,小左,我会好好写下去的!百度直接搜《小左,我该拿你怎么办》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