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垂钓的记忆

(2009-09-20 09:02:31)
标签:

国庆60年

末末俱乐部

鸟瞰人生

朋友

大连

快乐人生

往日如风

休闲

分类: 我的随笔

          关于垂钓的记忆

                      关于垂钓的记忆

很遗憾昨日缺席末友俱乐部的土城垂钓之旅。

追慕时尚是现代人的生活模式。

垂钓,是一项独具魅力的休闲活动,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百姓乐此不疲。

记得柳宗元最著名五绝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吗?至于后来唐朝记不起名字的: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你说,垂钓于无声处的诗情画意,惬意否?

当我们沐浴艳如去锦的秋阳,奔向恬静的河边、湖泊野外垂钓,那是一种什么心境?当我们身居渤黄,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尽情领略大海的浩瀚,那又是一种什么情境。

可在我的记忆里,垂钓很模糊,只是在欣赏古诗词的韵味罢了。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要先想吃海味了,父亲就骑着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自行车到老甘井子海甩一把网,就会带回来半筐小黄鱼、偏口鱼。听母亲说,臭鱼烂虾是吃饭的冤家,粮食定量,谁还稀罕海物呢?

我记得很清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老甘井子海、大盐岛子还是很富庶的。在礁石上就可以拣簸罗,在岸边就可以挖蚬子,在浅海里就可以碰螃蟹,用羊毛绑个冰棍筷子就可以在沙滩上吊泸沽虾,碰上东南风就可以放“漂子”钓大棒,破一碗海蛎子,砸几陀海红,都是家常便饭。

当年也听说有人到小平岛、拉树房钓鱼的,绝对没听说还能跑到长兴岛、三山岛浪漫,他们也都是修身养性野外怡情,不在意收获,跟今天垂钓族相似。

我也钓过鱼。

刚回大连的第三年,也就是1990年。

事情是这样的。

我有好几个在大渔沟住的学生,多次邀请我去大渔沟钓鱼,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方式变了,生活质量高了,会消遣了吗?可我哪是耐得住寂寞的主啊!我要是能坐住,小时候读的课本“小猫钓鱼”说谁啊?

一口婉拒。

说者有心听者无意旁观者焦虑,同事老王锋、宋寅平一个劲磨机我钓鱼去。

无奈,只得答应,条件是不上礁石不甩杆,坐船到海里放线,还得给我挂喂子。老王、老宋百依百顺,其实他们更想坐船。

说好,第二天一早5点出发,有车接送。

没想到,周六晚上难违麻友旨命,垒了半宿“长城”,迷迷糊糊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开拔了。

大渔沟至今也是大连地区的一个天然渔场,那地还在建森林公园呢。

学生家长老孔用机帆船带我们驶向深海。

老孔不愧为海上老碰子,经验老丰富呢?老孔说,大海和土地一样,有贫瘠的有肥沃的,我分得海域都是“良田”啊!说着还缕着胡子呵呵笑着,我们将信将疑,一脸迷惑。

到了目的地,老孔抛锚了。

开始放线。他们都放三四个线,我呢?不想攫取,舍命陪君子呗,放两根足矣。

哎呀妈呀,开始老王还给我挂鱼喂子,后来不挂喂子,小黄鱼也扑棱扑棱地上,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美极了。看到我们喜形于色,老孔用教训人的口吻说:“就这点收成就乐得合不拢嘴了,走,我领你们钓黑鱼去。”

换了块海域,开始新的营生。钓黑鱼,坠子要深放,还要会抖线,老王一会儿功夫钓上来三四条大黑鱼,约莫都是半斤以上,我呢?露馅了,水平太洼了,越急鱼越不上钩,气的我干脆不钓了,乐得老王和老宋前翻后仰。

还是老孔体谅我的窘处,让我放筐。知道什么叫放筐吗?就是四四方方的一个铁笼子,里面放点海红和切碎的黄鱼,跟“除四害”捉老鼠用的家什一个道理,蟹子、海螺、鱼啊,进去就别想出来了。我心急啊!筐子还没放到半个点,我就哀求老孔往上拽,老孔说别急别急,能不急吗?

老孔发令了,拽吧。

我说,谁也不许帮忙,我的活我自己干。老孔说,你想‘独吞’啊?

我拽上来第一筐,兴奋死我了。大螃蟹大海螺还有各种鱼,怎么也有十几斤。又拽上来一筐,收获依旧颇丰。把最后一筐拽上来,毁了,我手让绳子磨出血泡了。

老孔、老王、老宋在笑我,我还不喜得放声呢?看战利品呗。

望一望他仨,人家老王、老宋也是塑料桶满满的,船舱水槽里还有鱼在活蹦乱跳,我瞠目结舌。

不好,起风了,浪也大了起来。

怪了,我平时不晕船啊!今儿怎么了?我一个劲的呕吐,差不点把胆都吐出来了,太难受了。可老王像一点事没有似的,一会儿老宋也说,不好受。

老孔提议,返航。

又奇怪了,船刚靠岸,我一点事没有了,大好人一个,气的老王直撅嘴。

老孔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下午餐,有刺锅子,(海胆)螃蟹海螺自然不可少,还有煮蚬子、蒸海蛎子,还有海肠炒韭菜,陈醋皮蛋拌海参,我当然装的多吗?肚子里干净。

在酒桌上,老孔说我就是海猫子,我至今也不知怎么回事。

老孔还说,老王是把手呢?老王又借机吹嘘了半天我当年当年,老宋掉了链子也不怎么言语,我当然嘴不服心服。

老孔说,你们的收获全拿回去,还给我们每人一袋新产品叫夏夷贝,到家一看,黑鱼、黄鱼有二三十多斤,还有将近十斤左右的蟹子、海螺等,我们三个人都是一样一样的。

后来我又陆续在海青岛,大孤山、大地、新港去过“钓鱼”,反正我是没钓,干什么?你猜。

别说2006年的“五一”,兴师动众地到棉花岛钓鱼,这次去的还有我的朋友兆祥,就是开发区“兆祥饼店”的老板,钓鱼水平开发区屈指可数,老厉害呢?不过,那天没船,我们在礁石上熬了半天,空手而归。在饭店喝的酩酊大醉,还在鱼行买了十几斤鱼,跟高英培、范振钰学的。

不知昨天我的末友收获如何?

    关于垂钓的记忆

                     我揣摩这是末友垂钓前的合影

   

          老Q侃球:  http://blog.sina.com.cn/laoqkq

            大连老Q:    http://blog.sina.com.cn/dllao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