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九龙山
古人是很有才的,每个地方都总结出来“当地的八大景观”。安阳也有古代八大景,分别是文峰耸秀、鹿苑春辉、韩陵片石、柏门珠沼、漳河晚渡、龙山积雪、鲸背观澜、善应松涛。
2018年3月3日中午,我们游览完安阳县善应镇小南海石窟后,直接开车来到了安阳市八大景之一的龙山积雪(就是安阳县水冶镇的九龙山)游览,到达时间是11:30左右。
以下照片是在九龙山下方看到山顶上庙宇的场景。
龙山积雪是安阳的八大景之一,之所以被古人评为八大景之一的原因是这样的。据说龙山的背阴处常年积雪,当外界春暖花开,鲜花遍地时,这里依然是白雪皑皑,寒气逼人,但对于积雪,民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觉得那并不是真的积雪,而是一种泛白的山石所致的视觉错误,民间称之为雪石,很可惜,由于九龙山附近矿产资源丰富,煤矿很多,不少煤渣堆积于此,使得盛景不再,实在令人惋惜。
由于当天是九龙山的庙会,上山的人特别多。
九龙山是一座历史名山,俗称“九龙山”,又名龙山。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在其《魏都赋》一篇中,形容九龙山为:“虎涧龙山”。(至于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或名奇而见称,或实异而可书。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魏都赋》)。
九龙山庙目前为五进院,坐北朝南。分别是山门、关帝殿、大雄宝殿、泰山奶奶殿、凌霄宝殿和九龙圣母殿。圣母殿和凌霄宝殿中间为八卦神塔,属明代建筑,现存两层。除五个主殿外,庙内还有龙王殿、十殿阎王殿、药王殿、姑姑殿、南顶老爷殿(真武大帝)等十多个侧殿,供奉安阳地区信奉的诸多神明。

龙山海拔350米,山体并不伟岸,但是西靠太行,东面彰武水库,风水极佳。山体曲折绵延,常年烟雾缭绕,恰似九龙环绕,宛若人间仙境。也正因如此,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九龙山便成为了道教圣地,宫观庙宇众多,而九龙山庙就建在山顶最高处,常年香火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更是络绎不绝。







相传南北朝北齐时,文宣帝高洋曾敕命在此修建宫观庙宇,原宫庙早已毁损,历史难以考究。到了明代,九龙山庙得以重修扩建,香火鼎盛,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安阳地区道教活动依旧活跃,九龙山上也有不少道人打理宫观。但是庙宇因为时代久远,已经破烂不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阳道教界受到毁灭性打击,山上的道人被迫还俗,九龙山庙多数殿堂也成了废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放宽了对群众信仰的限制,从1987年开始复建至今,庙宇已颇具规模。

九龙山上的明代古碑较多。
庙内现存一处两层砖塔,是明代时期建造的。
砖塔内有神像若干,古塔受破坏严重,且塔内神明也多为当代工艺神像。
砖塔仿木结构,楼阁砖塔,塔基平面呈八角,八大金刚抬塔座。现遗存两层,属明代建筑。





砖塔南侧的石台上面的龙凤雕刻很精美!据目测,应该是近期的工艺品。







大约12:0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下山找了一家饭店开始午餐,随后开车前往林州慈源寺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