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2018-01-04 20:43:34)
标签:

洛阳

北魏孝文帝陵

国保

旅游

孟津

分类: 河南旅游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2017年12月30日下午,我们游览完孟津黄河公园内的谢庄石窟后,直接开车来到了北魏孝文帝陵游览,到达时间是16:00左右。北魏孝文帝陵位于孟津县朝阳乡官庄村东南800米处,就是下幅照片中的果园,由于是冬季,果园内的大门是开放着的。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北魏孝文帝在位时间(471年-499年),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孝文帝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以下2幅照片是借鉴《走遍大美洛阳的博客》,在此谢谢作者。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魏孝文帝长陵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2幅照片也是借鉴《走遍大美洛阳的博客》,在此谢谢作者。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北魏孝文帝长陵内有大小两座陵墓,俗称大小冢,其中大冢为孝文帝陵,西北角小冢为孝文帝贵人文昭皇后高照容墓。
  以下照片是大冢,也就是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两个大小墓冢一无所知,虽然史书中记载了孝文帝葬在洛阳附近的长陵,但要在邙山上众多墓冢中准确找出长陵,非常不易。直到1946年2月,《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文昭皇后墓志)在大小冢的小冢内出土,考古人员才终于解开了大小冢的神秘“身世”之谜。《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的出土确定了小冢即文昭皇太后之墓冢,根据墓志上记载的“祔高祖长陵之右”,人们才明白,小冢东南的大冢就是那位迁都洛阳、推动民族大融合的魏孝文帝的长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文昭皇后高照容(公元469年~496年),是孝文帝的贵人、魏宣武帝元恪之母。她为孝文帝生了两男一女,即宣武帝元恪、广平王元怀、长乐公主元瑛。公元496年,高照容殒丧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谥号文昭贵人;宣武帝元恪追尊其皇后之位,后来孝明帝元诩更追尊其为皇太后。高照容初葬终宁陵(即今瀍河回族区盘龙冢村附近之盘龙冢),后迁至孝文帝长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洛阳】孟津北魏孝文帝陵
  北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亲政之初,即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三年一考,经三考,“升贤明有绩者,退庸劣无功者”。他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亲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会同地方考核。“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这种整顿,改变了官吏冗散的状况,使百官勤于政事,对完备封建国家封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颁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他还提倡思想解放,带头学习汉族文化知识,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与汉族通婚,在他迁都洛阳后,又下令改穿汉服,一年后他又下令改去鲜卑姓,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复始的讲究,作为全国第一姓。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在他迁都洛阳之后大规模营造了龙门石窟,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约16:2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洛阳市区天子驾六博物馆继续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