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管仲纪念馆
2017年9月9日上午,我们游览完淄博临淄区姜太公祠后,直接开车来到了淄博临淄区的管仲纪念馆继续游览,到达时间是10:50左右。

管仲纪念馆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北山西村,于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展示天下第一相——管仲生平事迹、《管子》思想以及历代宰相文化的专题纪念馆,是国家3A旅游景点。





管仲纪念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分为馆区和园区。管仲纪念馆馆区青瓦、黄墙、红门、青石台阶。正门采用阙门式,16立柱,门柱上方采用覆斗型结构,覆斗上伸出5个棱翅,左右对称,极像振翅欲飞的鲲鹏,门阔6米,门楣书有“管仲纪念馆”的匾额。管仲纪念馆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系统展示管仲生平、《管子》思想以及中国历代名相的专题性纪念馆。

管仲纪念馆的导游图。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他的民为邦方、札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管仲纪念馆展厅总面积539平方,由五厅(管鲍之交、桓公拜相、管仲治齐、首霸春秋、光照千古)、一祠(管仲祠)、一馆(中国宰相馆)组成。整个展厅内装形式采用写真景观与汉风格展示构件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浮雕壁画等多种展示手段。
以下是第一厅“管鲍之交”。该厅采用了仿汉、江南砖石庭院的风格,间有淡黄色古朴典雅仿汉石材以及砖雕壁画。该厅以管仲故里——江南安徽颖上水乡为底调,截取了管仲从政前的6个生活片段:颖水育英、管鲍从军、经商让金、落魄养马、侍主流亡,记录了其与鲍叔牙的患难友谊和鸿鹄之志。









第二厅是“桓公拜相”,该厅仿汉宫廷,展壁采用仿汉斗拱构件,深核桃色与白色相衬。箭射小白、干氵时败绩、问罪于鲁、鲍叔荐相、堂阜释囚、迎之于郊、祖庙对策、桓公拜相等八个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演了管仲由囚徒到宰相,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
第三厅是“管仲治齐”,厅内有两道过门,运用齐国田园外景等手法,形象深刻地向游人铺排了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励志图强的波澜壮阔的政治鼎盛期,展示了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与智慧:礼法并用、举贤尚功、四民分业、寄军于政的真知灼见和政治思想体系,飘溢着古齐文化的醇酽和幽秘,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进入管仲纪念馆后,正中轴线上为祓礼亭,两侧通过回廊连接钟楼、鼓楼。


回廊。

回廊内展示的有关管仲的宣传版面。
三孔桥。
管仲祠是管仲纪念馆内的主体建筑,正殿北对着中轴线,两侧花坛,三个石桥优雅自然地点缀排列其间。到主殿的台阶分三段45步,象征着管仲从政三个阶段。

管仲祠内,汉白玉质管仲塑像威严肃穆,眉宇间、神色里、举止中尽洒名相气度。左右配有六重臣汉白玉塑像,分别是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背景为淡蓝色玻璃彩雕,鹤舞祥云屏风和天幕。厅的四角,饰有汉白玉刻字描金名人槛联。管仲祠堂对联如下: 上联:德高留古千芳。 下联:爱民万年永传。
横批:德爱永存。

从管仲祠穿过,上走40步台阶,就来到了管仲墓,这40步台阶象征管仲宦海风雨四十载。

管仲纪念馆南依牛山,北停淄河,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仲墓而建。管仲死后,葬于临淄牛山北麓,这就是著名的管仲墓。

管仲墓墓高约14米,东西长约34米,南北长约14米。管仲墓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在此游览的时候,正好赶上不知哪个部门正在拍戏,顺便拍摄了几张照片!



大约11:4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淄博是临淄区东周殉马坑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