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千佛阁位于武陟县南大街北端,因为阁内佛像众多,楼上有千手千眼佛,故称千佛阁。该阁建于明代嘉靖36年(1557年),重修于清代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1986年11月,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阁整体建筑原有山门、中佛殿、千佛阁,千佛阁两侧有关帝庙、城隍庙,西院为僧院。原山门前有石狮一对立于门两侧,门前有旗杆,山门内东西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四尊。以下照片是山门及山门内两侧的四大天王塑像
中佛殿和两侧的钟楼和鼓楼。 中佛殿墙壁上的人物砖雕。 中佛殿。
千佛阁为三檐歇山回廊式建筑,上层面阔三间17.4米,进深三间15.7米,中下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高17.8米,绿色琉璃瓦覆顶,七架梁结构,尽间各有两爬梁,四角均有抹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檐部均无正心檀。
千佛阁从整体观察,建筑宏伟,高大古朴,建筑艺术高超,雕刻艺术精湛。特别是阁顶内部绘阴阳五行八卦太极图,有天干地支等,是明清时期释道合一在古代建筑上的反映。就建筑风格而言,出檐深,挑角高,墙壁厚,雕工精,为我国南北方古代建筑在中原地区融合的科学、艺术之精华,对研究我国明清建筑及宗教融和,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下幅照片是千佛阁后墙边放置的一块古残碑。
以下都是千佛阁内的一些殿宇,以下是睡佛殿。忘记是什么殿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