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柴静的<穹顶之下>再次将一个敏感的话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也就是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是先发展再治理,还是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一条是可以明确的,就是保护环境和发展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然许多发达国家也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发达和青山绿水共存的景象,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学习别人是为了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
比如我们的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许多光伏企业因此倒闭,但是我们的清洁能源在我们能源体系中占的比例还很小,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给清洁能源一个同等的待遇。我们如果政策向清洁能源倾斜,关门大吉的可能就不是光伏企业,而是一些煤炭和火力发电企业。同样是产能过剩,为什么过剩的是光伏企业,而不是煤炭以及火力发电企业?
还有一谈到要不要救楼市,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地产能拉动上下游几十个行业,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住房是建得太多了,还是建得太少了,建那么多住房会不会造成内耗,会不会浪费?
房地产要发展就会占用耕地,破坏绿化,有的还毁坏文物古迹,关键我们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空置房,产生了大量的债务,这些都是一颗颗定时炸弹,将来都会引发不少社会问题。
再看看房地产都是拉动的什么产业:制砖业、钢铁业、水泥、发电……这些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咱们的煤炭、钢铁、水泥等产能的过剩就是借助房地产的东风而发展起来的。二三十年内要建设人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建出来的住房,我们的相关企业如何产能不过剩,我们的环境如何承受得了?
我们的房地产调控为什么难有成效?因为我们更关心的是发展,而不是环境;因为我们更关心的是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的就业,而不是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害怕房价下跌成为经济下行的导火索,所以,房价还没有下跌,楼市只是成交量的疲软我们就救市。
为什么我们救楼市?因为我们清楚我们建了太多的住房,不救房价,楼市就得崩塌。但是救楼市就得建更多的住房,印更多的钞票,将来面临的问题更多,而且住房越多,房价越高,救楼市的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尽管我们降息降准,楼市依然平静如水。钞票印多了,人民币的估值就得重新划定,就像兑多了水的酒寡味一样,人民币的前途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