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我知道没有假如,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地方政府对楼市的救援,假如没有央行认贷不认房的房贷新政,假如也没有什么华尔街房贷证劵化的残羹冷炙,楼市现在会怎么样?我想说不定开发商不再有任何幻想死扛房价,说不定楼市成交量有了一个温和的放大,说不定有的开发商又开始拿地,尽管地价不如以前那么值钱……楼市说不定在一个更低的价格层次上达到平衡,走向繁荣。
我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要一个多高的房价,还是要一个健康的楼市?如果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房价,救市就有了理论基础,因为无论是松绑限购政策,还是重新认定首套房的标准,目的都不在首套房,不在居住性买房,这是在人为制造需要。因为对住房需求的人为放大,住房有可能从供大于求演变成供不应求。因为有钱人本来就有很多住房,没了限制,甚至还有贷款支持他们可以买更多的住房。穷人则不一样,他们没有住房,也需要住房,但是他们够不着房价,如果房价下跌,这部分需求就被激活了。
因为救市,开发商就失去了降价的愿望,楼市只得继续僵持着。
所以,救楼市是在人为制造需求,是与救经济,救就业适得其反的。因为所有囤积的住房,包括这些人为制造的需求都是关在笼子里面的老虎,总有一天会冲破笼子,冲下山,当然笼子里的老虎越多,老虎被关的时间越长,老虎冲破笼子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救楼市救的大部分是非自住性购房,我们等于是在养虎为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