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炒房房价房产 |
你可以炒股、炒金、炒期指,甚至炒瓜子,就是不可以炒房子;你也可以赌球、赌石、赌茶叶,甚至赌誓发咒,就是不可以赌房价。住房和粮食一样,是民生之本,是不可以拿来炒,用来赌的。即使你炒得了一时,也赌不了一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自今年四月发起的楼市调控一波三折,调控前三个月让楼市低迷了一段时间。至八月份炒作之风又沉渣泛起,正当人们担心本轮调控又要重蹈覆辙的时候,中央媒体密集发表文章抨击开发商、炒家的行径,呼吁二次调控。金九还是如约而至,调控正一步步向空调方向发展。国庆节前夕,开发商、炒家正磨刀嚯嚯,摩拳擦掌迎击盛宴之际,楼市上空风云突变,二次调控不经意之间空降人间。
和四月份的调控不同,二次调控是一招接一招。国庆长假刚过,各地的细则纷纷亮相,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限购令。炒房,不但房贷停发,全额付款也不行,炒房的前方红灯高挂。还有更狠的,多部委发文对调控不力,保障性住房建设拖拉的省实行问责制。房价控制不好,乌纱帽也有可能不保。这一招果然有效,发出限购令的城市越来越多,地方的跟进速度明显比第一次调控时要快。
由此看来,炒房遭报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前几次调控之所以失败,阻力主要在地方。地方有了压力,当官的才有动力;地方政府有了动力,各部门才会用力;各部门用了力,楼市才有压力;楼市有了压力,房价下跌才有动力;房价下跌有了动力,开发商、炒家才会乏力;开发商、炒家没了力气,百姓才会扬眉吐气。
地方政府动了真格,房价不降很难。虽然,土地财政让许多官员上瘾,和自己的位置比起来,财政收入算得了什么。再说,房价降下来,投资环境好了,土地财政减少的损失,还可以从实体经济税收上面补回来。土地财政虽是金矿,越挖越少;实体经济才是下蛋的鸡,越下越多。急功近利越来越难,立足长远才是地方政府值得追求的。与其在房地产一棵树上掉死,还不如顺应潮流,既造福百姓,还名利双收,何乐不为?重庆在这方面就走在前列,他们在公租房方面的魄力,值得兄弟省市学习。
炒房的好日子,可能就此一去不复返。无论是炒家还是跟风者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一日一笑
老师:“小明,请用‘长城’造句。”
小明:“长城很长。”
老师:“这个不好,再造一个。”
小明:“我不是秦始皇,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