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43)

(2021-04-13 01:08:25)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

莲塘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43)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四十三,王审知的股肱之臣程赟闯皇宫骂“皇帝”

话说朱文进发动流血政变是公元944年。早在8年前、即公元936年,也是王继鹏弑父夺位一年之后,程赟家就启动“退官还农工程”,4个在闽国朝廷为官的儿子,陆续辞官。

还记得吗?公元935年,王继鹏弑父夺位之后,程赟就召开了家庭会,对儿孙们宣布了“退官还农”大计,要求在朝为官的4个儿子逐渐退出闽国朝廷,各自管理各自名下的田产,以务农为生计。

王继鹏当皇帝的第一年,程赟的儿子们都还不辞官,怕王继鹏猜疑。第二年,公元936年,看王继鹏当皇帝当得顺心顺意,老四延坚就编了个私人理由,说是要照顾年迈父母,不露声色地辞了官。第三年,老三延春辞官。第四年,老二延美辞官。延美辞官是在公元939年农历七月中旬,一个月之后,939年闰七月中旬,朱文进第一次勾结连重遇发动宫廷政变,杀了王继鹏,拥立王延羲为帝。本打算在当年年底辞官的老大延长就暂时不动,继续做官。941年,程赟的老伴逝世,程延长就以“丁忧”的名义非常名正言顺地辞了官。“丁忧”是汉代开始形成的一种子女为父母守丧的制度。按这个制度,为官者必须离职守丧三年。

闽国王审知的股肱之臣的第二代原先做官后来主动辞官的,除了程赟的儿子们,还有张睦的儿子们。张睦也是河南固始乡亲,随王审知入闽后,辅佐王审知开展闽国对外贸易。如今,在闽侯上街的张睦墓与在闽侯竹岐的程赟墓一样,都是闽侯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话说944年朱文进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皇帝之后,程赟要进宫去骂朱文进。4个儿子都极力劝阻,但他们都拗不过父亲。长子延长就决定自己陪同父亲进宫,让几个弟弟在家里准备应变。

应什么变?延长担心朱文进会对他们家不利。

程赟说了一句:“毋庸过虑,文进对汝等将无不利。”

后来的事实证明程赟的判断很准确,延长这个担心确实是多余了。

当时朝中礼部尚书是郑元弼,莆田人氏,也曾对朱文进弑君夺位提出抗议,朱文进只是将他罢官,叫他滚蛋回莆田去而已。不过后来朱文进听说郑元弼要投奔建州王延政,就把他杀了。这都是后话。当时,程赟要进宫去斥骂朱文进的时候,郑元弼还没表态。程赟是第一个进宫骂朱文进的。

程赟精通易理,早已算过一家人的命运,除了他本人80岁因口舌而遇祸横死之外,子孙皆平安。公元944年,正好就是他80岁。一进入这一年,程赟就开始想,今年会有什么事呢?结果是,正月没事,二月没事,三月头也没事,三月十三日,朱文进发动宫廷流血政变,弑杀闽国皇帝王延羲,并且诛灭闽国皇室家族50余口,程赟突然就梦醒了:“今日方知竟是今日,今日方知我口舌之祸将是奋伐文进!天命如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不是程赟跑进宫来骂他,朱文进都忘记程赟的存在了。

话说公元925年王审知逝世之后,他的亲密战友程赟就被王审知的子孙、闽国那些换来换去的闽国国王/皇帝们晾在一边,不用了。但程赟是开国元勋,所以朝廷既没有罢他的官,也不曾削他的粮,他照样还是闽国的大司马,照样享有大司马的一切待遇,高薪厚禄照拿,只是啥工作没有。有点儿像但也不完全像今天的离休干部。

朱文进聪明伶俐,情商很高,历来对老长官程赟恭敬有加。他朱文进16岁从军,就是给程赟当小兵。

可是,现在他是皇帝,程赟只是个没有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前前前朝的元老,这个君臣之礼怎么来?

啊呸,哪有君臣之礼?汝乃乱臣贼子,我程赟不认汝乱臣贼子。

朱文进刚刚杀了皇帝,自己当皇帝没两天,还不大会摆谱,所以看到程赟怒气冲冲进到宣政殿时,他差点就要走下御座去迎程赟了,屁股都离座小半寸了,但是瞬间他又警醒过来,我乃皇帝,无须离座。于是屁股又坐回去,看着程赟父子。

程赟来到朱文进跟前一两米的地方站着就开骂了:“乱臣贼子!乱臣贼子!”按说,宣政殿里的亲兵不会让程赟父子靠皇帝这么近,但是朱记皇朝刚开张,大家都不大习惯,亲兵都还不习惯朱文进是皇帝。再说了,程延长曾是亲兵领导之一。所以,亲兵们都呆呆地看着程赟走近朱文进没有任何动作。这下子看到程赟大骂皇帝“乱臣贼子”了,亲兵们突然醒悟过来,十几个亲兵就快步跑来,围着程赟父子,逼着他们往后退。

朱文进看到程赟硬闯进来的时候,心里就知道不妙,但没想到程赟张嘴就骂,这下子就火了。他没好意思直接骂程赟,就骂站在程赟左侧靠后一点的程延长:“副拱宸,君臣之礼安在?”延长是“丁忧”在家,理论上说,会在三年期满之后回朝廷为官。所以朱文进仍以他的职务叫他。

程延长还没来得及说话,程赟抢过去说了:“汝乱臣贼子,豺狼成性,敢言君臣之礼?宗室恩泽厚汝,始自太祖。无宗室则无汝之今日,汝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汝竟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弑君王屠宗室,以逞愚忿。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汝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何颜面瞬息世间哉?纵赟不言,汝独不愧于心乎?”

这段话翻译成今天坊间的大白话是这样的:朱文进你个王八蛋,你个豺狼虎豹狗娘养的,你还敢跟我说君臣之礼?闽国皇室对你恩重如山,从太祖(王审知)就开始对你恩重如山,没有人家王家就没有你,你该为皇室累死累活,活着干死了算!狗日的你竟敢谋逆造反,还杀了对你恩重如山的皇室来泄愤,神仙老虎天地人都不能容你。你还有什么碧莲做人?你还有什么碧莲苟活?就算我程赟不说你,你自己就不羞臊吗?

程赟吧啦吧啦说了很多话,意思全是一样的,却没有一句重复。用甘蔗人的话讲,“蜀(蜀=1)百句五十双都若(若=如)只(只=这)话。” 这里就不罗列了。

总之看官明白这一点就行,程赟把个朱文进骂了个狗血淋头。

按照程赟的预想,朱文进该下令把他这个80岁老头拉出去砍了。他给自己算命80岁因口舌而横死,应该就是这件事了。

可是朱文进没这么做。

相反,程赟骂朱文进骂得过瘾,那朱文进听骂好像也听得很过瘾,居然叫人搬过来一张椅来让程大司马坐。

话说五代正是中国人从坐榻(床)向坐椅过渡时期,皇帝老儿的御座是一张床(坐榻),臣子来奏事都是站着,没有床,也没有椅,所以朱文进给程赟赐座也是打破惯例。一来是他刚当皇帝,架子还没摆对;二来他弑君夺位自己心里也不踏实。附图是《韩熙载夜宴图》一个局部,韩熙载刚好就是五代南唐的宰相,图中有坐榻也有椅,这个局部显示的是椅。

待程赟骂累,朱文进开始说话了,他详详细细地跟程赟讲述了两次弑君的情由。

按朱文进的说法,他两次弑君都是出于无奈,都只是为了自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