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鹤麟:香港还有多少这样的教师正在误导别人家的子弟呢?

(2020-05-11 11:52:08)
标签:

香港

教师

误人子弟

分类: 时事评论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个故事说,齐宣王爱听竽合奏,养了一支三百乐师的乐队,其中一个乐师是南郭处士,他根本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摇头晃脑佯装吹竽赚到高薪。后来宣王死了,他儿子愍王继位。齐愍王也爱听竽,但他不听合奏,只要听独奏。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在露馅之前逃之夭夭。

这就是成语“滥竽充数”的典故。

最近香港的一所小学几乎是重演了一遍这个故事。

香港有个宗教慈善团体叫色啬园,大家都知道色啬园办了一个香火很旺的黄大仙祠,内地人不知道的是,色啬园还办教育。新版滥竽充数故事就发生在色啬园旗下的可立小学。

428日,香港市民陈女士陪同在可立小学上二年级的孩子上网课。

那天上的是常识课,讲课的老师这样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1840年中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鸦片战争’。英国呢,想以禁烟为理由派兵攻打中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就是由于英国发现中国当时很多人吸烟,吸食烟草,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所以他们为了消灭这些叫做‘鸦片’的物品,所以呢,就发动了这场‘鸦片战争’。”

 

真是不陪不知道,一陪吓一跳。鸦片战争明明是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不是烟草哦),中方被迫出手封英国的禁鸦片烟,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英国乃发动战争。可是孩子的老师却这样歪曲历史,陪同孩子听课的陈女士被震惊了。

要不是新冠疫情导致学校关闭,导致课堂教学改成上网课,谁能知道小学老师竟然这样子误导别人家的子弟?新冠疫情就像是齐愍王,把教师上课的方式改了,教学环境从封闭式的教室变成开放式的网课,听课人从学生变成“学生+”,各种各样的南郭处士就这样现形了。

必须严肃指出,用“滥竽充数”来给可立小学这件事定性并不准确。滥竽充数是没本事的冒充有本事,次货冒充正货,而可立小学这位常识课教师本事却大得很呢,他是处心积虑撇开中外所有史书自己另起炉灶。

起初程老汉一直不明白,这位老师怎么会分不清楚烟草跟鸦片的区别呢?“烟草”跟“鸦片”这两个汉语词汇,不仅分别指不同“物品”(借用这位老师的词汇),而且写法不同、不论普通话广东话,两个词汇的发音也不同,根本不可能混淆。这就像我们不可能混淆“母猪”和“小熊”一样。

程老汉反复观看这段视频,并将他的讲话记录下来,仔细研读,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位教师的逻辑脉络是这样的:

英国想“禁烟”——中国“很多人吸烟”——“吸烟”就是“吸食烟草”——“烟草”就是“叫做‘鸦片’的物品”——鸦片战争。

这位教师用心良苦也循循善诱,他像催眠一样,把小朋友一步步引入歧途。当今世界,反对烟草绝对是政治正确,小朋友们对此早有认同,所以,听课的小朋友们自然而然会认为,英国人为了帮中国人禁烟而发动战争那也是绝对正确。

可是老师,今天不是要说鸦片战争吗?提烟草干嘛呢?

奥妙就在这里,催眠之后就是移花接木——各位同学,那烟草嘛、就是“叫做‘鸦片’的物品”,“所以呢,(英国人)就发动了这场‘鸦片战争’。”

香港媒体430日报道说,“有不愿具名的资深小学校长认为,涉事教师可能备课不足。”

把清政府禁英国鸦片烟说成英国人帮中国禁烟草,这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啊,怎么能说成“备课不足”!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俊贤说,这不是“备课不足”,因为“即使是普通人不备课都不会得出此番言论”。

那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小学校长”又说,“网上教学普及,家长及公众有更多机会‘观课’,教师应有更充足的备课,确保讲授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这是在提醒某些教师,齐愍王来了,吹竽的方法变了,大家要小心。

香港的小学一个班级通常有学生28个左右。

程老汉的问题是,陈女士孩子的27个同学,他们的家长为什么没有反映问题?

程老汉猜测是,另外27个学生的陪同家长,要么漫不经心根本没注意听课,要么就是听了却信以为真。

就是说,除了那位陈女士,其他所有学生和他们的陪同人,悉数就范,尽入彀中。

香港还有多少这样的教师正在误导别人家的子弟呢?细思极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