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鹤麟:香港真的是天堂

标签:
医疗医院住院 |
分类: 社会大观 |
凤凰卫视年轻的高级记者黄芷渊常针对香港社会问题写调研文章,今年1月初她写了香港的医疗制度,开篇一句话给程老汉留下很深印象:“近日,笔者一个朋友因年迈的外公发高烧在家差点晕倒而到公立医院急症室求诊,未料在急症室等了整整九个小时,见完医生等安排住院又轮候了三个多小时。”
从入院到入住病房,足足12小时。
惨吧?
还有更惨的呢!
一个朋友的外公(也是外公!),90多岁,老资格的心脏病人,某天晚饭后心跳快且不规律而到公立医院急诊室求诊,等了3小时做了抽血和拍片,诊断为肺炎,需要住院,但医院说没病房,老人就在“急诊室留观病床”过了一夜。那地方,医生、护士、其他“留观”病人及其护工在病床周围来来去去,混乱嘈杂,老人一夜没睡好。第2天,病人的儿孙们一时“协调”不到床位,又在“留观病床”躺了一夜,上半夜睡不着,下半夜实在太累了勉强睡着。直到第3天中午12点才入住病房。
从入院到入住病房,整整40小时。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内地的一个三线城市。
香港的那位外公等了12小时才入住病房,是因为香港的病房真的很紧张。2019年元旦日,全港公立医院内科病床占用率达109%,其中伊利沙伯医院高达120%——每间医院都要加病床,而伊利沙伯医院加了20%的病床。
但是,内地那位外公等了40小时入住的那个病房是一间6人病房,却只住了这位外公和另外一个病人,其它4个病床空着。内地外公的儿孙们后来继续“协调”,第4天又换到一间两人病房,只有外公一个人住着,等于住进单人包间。
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
内地那位外公,胜在儿孙满堂。若换了香港那位外公身处内地那座三线城市,却没有那么多儿孙去“协调”病房,不知道要在“急诊室留观病床”住多少天呢,最后走不走得出这医院都是个问题。内地外公的儿孙们说,“急诊室留观病床”对90多岁老人来说简直是地狱,小病都要折腾成大病。
跟内地比起来,香港简直是天堂。
内地的医疗保险用于公立医院,而香港的医疗保险用于私立医院,香港的公立医院不用医疗保险。
前几年,一位来自内地的海归留港人才、英文名Gracy的女士在网上写文章讲她的儿子因轻度肺炎发高烧而入住香港的公立医院,“结账时发现只要150元港币,还以为弄错,后来才知道,公立医院儿童住院费用是每日50元,成人是每日100元,我们住了3晚4天,150元费用已经包括了医生费、治疗费、药费和餐费等所有费用,真的是非常便宜,这样的医疗制度真的是香港人最大的福祉吧。”
看她的全文,“治疗费”里包括了验血、验鼻腔分泌物、做心电图等。
香港真的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