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鹤麟:微信不懂广东长途大巴的心
(2017-12-28 14:53:52)
标签:
微信支付长途汽车 |
分类: 社会大观 |
香港的圣诞节有两天假期:12月25日、26日,今年这两天是周一、周二,与之前的周六周日自然而非人为调动连成4天“小长假”。舍侄请了12月27—29日(周三至周五)三天假,可以一口气从12月23日星期六放假到1月1日星期一,足足10天。香港政府当局历来不干预长假短假,不去人为调动节假日,人们想要放长假就自己安排请假。
12月22日星期五是冬至日,敝公司行政部照例发通告说,当天下午手头没有工作的同事可以提前于15:00下班。
下班的时候遇到同事、时事评论员朱文晖,他问“圣诞节去哪里玩啊?”
程老汉:东莞。
朱文晖:东莞现在不行了,听说都转移到惠州了。
(说完一阵坏笑。唉,东莞都被妖魔化成什么样了!)
程老汉:是吗?那就改去惠州吧。
但实际上改不了行程,程老汉还是要去东莞,因为这是一家人的旅行,不是程老汉一人的,一个月前就订好了东莞虎门的酒店。这次旅行,程老汉是跟着太座和家里的大小姐去的,大小姐的丈夫、程老汉的女婿留在香港弘扬古琴文化。
12月23日,星期六,一家三人睡到自然醒,从容不迫吃了早餐、收拾好简单行李,出发。程老汉看了一下手表,11:15。
步行前往附近的港铁站,坐火车前往罗湖。
到了罗湖才知道,此行策划人、领导人即程老汉的太座跟大小姐她们娘俩的计划是坐长途大巴前往虎门,说是网上订的酒店就在虎门汽车站附近。
程老汉30年没坐过长途大巴了,远程出行乘飞机,短途出行公务就乘公务车、私事就乘私家车,长途大巴于我已属过去式,没想到今天要重温一遍。
来到罗湖商业城楼上的汽车站售票厅,那里的场景非常眼熟,乌央乌央净是人,每个售票口都排长队,都是30多人的队。程老汉当时就有点望而生畏。哈哈,售票窗口旁边有自动售票机,大喜,乃去。到了售票机跟前,一旁站着的工作人员说,内地身份证能买票,港澳居民回乡证不能买票只能取票。
只好去排队,一家三人分头到3个队排队。12:38,大小姐在微信群里发了个现场报道告诉她丈夫:我们在排队买票。
太座运气好些,她最先抵达窗口,程老汉和大小姐就赶紧往她那里集合。
买票的时候才知道,只能用现金。原先可以用银联卡的,但每个售票窗口都贴了一张统一打印的告示:“银联卡系统故障”。那告示看样子贴了好些日子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小样儿。问能不能用微信支付,说不能。可是窗口旁边明明有微信二维码呀,仔细一看,哦,是微信购票。坑爹的,其实程老汉不用排队的,到窗口扫描一下微信购票二维码就可以购票,并且能够用微信付款,然后再到售票大厅那一派我们只能取票不能买票的售票/取票机上取票即可。
出门前太座曾说过要随身带些人民币,程老汉就反对,说现在除了香港澳门台湾,中国还有哪里不用微信支付的?街边卖蔬菜的小贩、甚至乞丐都可以微信支付。没想到,乞丐可以微信支付,但是官办的深圳市客运服务有限公司就不可以微信支付。轻轻地徐志摩走了,啪啪地程老汉被打脸了。
不仅深圳汽车站如此,东莞虎门也如此,两天后我们在虎门汽车站回程买票时,虎门中心区汽车客运站不仅没有微信支付,连微信购票都没有。看来,整个广东省的官办长途客运汽车服务都这样。好在车票不贵,从深圳到虎门,车票上印着“车型:大型高级”的大巴,一人45元。三人临时拼凑,总算没有被困住。
程老汉后来用微信询问在福建建瓯客运汽车站任职的堂弟:建瓯的长途汽车站可以用微信支付买票钱吗?堂弟答:可以。程老汉再问:是可以直接在窗口买票然后用微信付款吗?堂弟答:是的。
腾讯也许应该去做做广东省官办客运公司的工作,微信总部眼皮子底下二亩三分地都还有微信盲区怎么行呢?嘿嘿嘿……
我们买去虎门的车票,窗口里递出来的是前往“太平”的车票。太平就是虎门,虎门就是太平。这两个名字是地图上东经113°49′33″、北纬22°49′38″那一片土地轮番使用过的名字,一会儿叫太平镇,一会儿叫虎门镇,行政区划上也有些微调。虽然而今现在眼目下,内嘎达的官名儿叫虎门,但海关总署不理这茬,设在虎门镇港口路的一个“正处级”海关,打从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就叫“太平海关”,30多年没变。广东省官办长途汽车公司看来也是跟官府的海关一样脾气,明明那个车站的名字是“虎门中心区汽车客运站”,但罗湖汽车站给出的车票上愣就印着“太平”两个黑体字。乘客若没有这么渊博的历史知识,可能会犯嘀咕,那就多问一句吧:太平就是虎门吗?售票员会回答:没错。
买好票就沿着售票大厅地板上的指路箭号进站候车。检票口有喇叭反复不停地播送女声的一句话:大陆身份证走左边通道,港澳通行证走右边通道。检票之后过安检机,过了安检机就到了前往候车厅的一个过道,过道一侧有候车厅的指示图。按图所示,我们去“太平站”的应该到C候车厅。但东看西看只看到A和B两个候车厅。有个保安看我们在瞎转悠就问我们去哪里,又教我们乘B口扶手电梯下楼,再从B候车厅转过去。
女儿不爱问路,自己张望着摸索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好像真是到了候车地点,之所以说是“地点”而不说“厅”,因为程老汉发现我们已经走到楼下的室内停车场了。场地的中央有个服务台,台子侧面贴着标语“微笑服务”,两个二三十岁的女子面对面坐在台子边吃饭。程老汉拿着车票朝她们走过去,其中一个抬头看看我的车票,一努嘴说,就在那里排队。程老汉顺着她嘴尖所示的方向一看,场地边上有大约十几人在排队。一家人走到队尾排着,大小姐问我们前面那个30岁左右男子,这个队是不是去虎门的?那男子说,不是,我是去XX的。我们听了就有点傻眼。就在我们感到有点不得要领时,一辆大巴开了过来,挡风玻璃上的行驶线路牌赫然印着“虎门”两个大字。这回轮到队尾那个男滴傻眼,他赶紧走开,去找车站工作人员问他的车。我看着他,心想,差点被你这个马大哈给误导了。
我们一家跟着队伍上车。刚才在场地服务台吃饭的女职员也跟上来,“检票,没票的买票。”哇,原来不必在售票厅辛苦排队买票啊!原来可以上车买票啊!合着我们白排队了啊!还有没有章法了啊!呀呀呸!
车开动的时候,车头内部的电子钟显示是“13:00”,但程老汉的手机和iWatch都显示是“13:05”。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有乘客叫着“前面有落(下车)唔该(麻烦你)”。司机停车,下了一位。车继续开,几分钟之后就到了终点站,大家下车。程老汉看了看iWatch,14:15,全程70分钟。这趟车,乘客十几个人,一半座位空的。
要说现如今,国产的大巴车还真是不错,这次深圳东莞往返乘坐的大巴都很舒适。深圳去虎门的车自称“大型高级”,虎门回深圳的车,车票上印的是“豪巴”,每张票40元钱,另加2元保险费,总额比深圳去虎门的“大型高级”大巴便宜了3元。与此相比,程老汉30年前的长途大巴经验,那叫一个艰难:车里没冷气、座垫硬邦邦、路面坎坷、路况不佳、一路颠簸。那时候,抵达目的地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洗脸,因为车辆不密闭,路上飞扬的尘土扑面而来。古人说的“风尘仆仆”、“接风洗尘”就是这么来的。
下车后向坐在车站内人行道上的一个保安问路,XX酒店怎么走?保安说在这里坐XX路公共汽车就到,两块钱一个人。咦,我们家大小姐从网上获得的信息是,那酒店就在虎门汽车站附近嘛,可是公共汽车两块钱一张票就说明不在附近呢!网上信息真不靠谱。
但我们不想坐车。本次旅行策划人兼领导人太座和大小姐本来就喜欢步行,节假日通常都在香港各山行走。再说我们不知道公共汽车上能不能微信支付,如果只能付现金,花6块钱的结果是换来一堆零钱,很讨厌。
打开手机上的谷歌地图导航,我们就步行着走到了酒店,全程不曾问路,耗时40几分钟。
到酒店之后程老汉突然一愣,哟,这里谷歌不能用,但谷歌地图能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