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牛的翻译

(2014-12-15 16:18:05)
标签:

历史

分类: 历史探秘

(史上最牛的翻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朗朗上口,成为千古不朽名句。原文是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意思是:存活下来的诸物种并不是最强壮的,但却是最能相适应变化的。

    用中国传媒大学校友邵小兵的话来说,这八个汉字倒像是原创,被英国人翻译成别扭的英文。)史上最牛的翻译

上周说到,将Holmes译作“福尔摩斯”的福州人林纾擅画,曾为康有为画了一幅《万木草堂图》,康赋诗一首以酬谢,诗曰:“译才并世数严林......”严指的是严复,也是福州人,比林纾小两岁。

康有为这首酬谢诗纯属应酬客套,但据说第一句就让林纾不爽,你谢我就好,提什么严复呢?

严复也不爽,林纾算什么?跟我如何“并世”?

 

林纾这个译作等身的翻译家,自己承认不懂外文。

跟林纾不同,严复是精通英语的翻译家。

严复生于1854年,今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歧村一个中医世家。

1866年(清同治五年),严复12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严复失学。

就在这时,左宗棠在福州办了福建船政学堂(初名“求实堂艺局”),培养海军人才。这所学校不仅不用交学费还能获得津贴,大约校方是把这些学员按学徒工对待。严复被主考官同乡沈葆桢赏识,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从而跨进了洋务运动所造就的务实人才的行列。

在这所学校里,严复学的是轮船驾驶。

严复的同学,大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轮船驾驶——同届的就有刘步蟾、方伯谦、邓世昌、林永升……都是中国海军优秀将领。

 

但严复没去当轮船驾驶。

在校学了整整5年时间,1871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17岁的严复被派到军舰上实习。6年后,1877年,严复与同届的刘步蟾、低一届的萨镇冰等12人被派到英国,分头学习。

在英国,严复获得清朝首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的高度赏识,他说:“严又陵(程注:严复字又陵)诘西洋学术之精深,而苦穷年莫能殚其业。”

于是,当其他同学按原定计划纷纷回国工作时,严复被郭嵩焘留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多学一年,严复因此成为留英12人中唯一未曾登战舰进行海军训练的人。

——这是个关键节点,严复从此与轮船驾驶分道扬镳。他的同学基本都成为海军将领,而他成为教育家、思想家、翻译家。

 

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去当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有个传言说,严复与日本伊藤博文在英国是同学,伊藤博文归国后受到重用,在明治天皇的内阁当了首相,是日本内阁第一位首相,而严复却始终是个书生。 
  严复跟伊藤博文并非同学,伊藤博文1863年至1864年留学英国,而严复1877年才赴英国留学,各自处于不同时空。

严复没做官,恰是严复之幸,中华民族之幸。严复作为一代启蒙思想家,为中华民族之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倘若做官,以他同学的情况看,无非两个前途:要么战死,像邓世昌;要么当个海军司令,像萨镇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里,就算当个首辅大臣像李鸿章,能有什么意思?

 

优秀翻译三要素“信达雅”是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所谓信达雅,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这成为后代翻译家争相追求的境界。

 

被严复译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朗朗上口,成为千古不朽名句。用中国传媒大学校友邵小兵的话来说,这八个汉字倒像是原创,被英国人翻译成别扭的英文。

严复翻译《天演论》影响了从那时到现在的一代代中国人。据说胡适的名字,就是按“适者生存”改的。胡适原名胡嗣穈。陈炯明受《天演论》影响,取字“竞存”。(不过程老汉要质疑一下这位陈先生,人家说的是“适”则“存”,不是“竞”则“存”啊!)

鲁迅在文集《朝华夕拾》中说,在学校生活中最大乐趣是“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一向刻薄的鲁迅,喜欢了福州的两个翻译家:林纾和严复。

严复的翻译留下了千古不朽名句,林纾的翻译留下了百年误译福尔摩斯。——玩笑啦,将Holmes译作“福尔摩斯”不算很糟。

 

严复是侯官县人,林纾是闽县人。清朝的时候,这两个县分治今天的福州市区和闽侯县,形成一府(福州府)两县的局面。两县以今天八一七北路(南街)为界,东边是闽县,西边是侯官县。南街是福州市主要大街,两县共享。

严复生于今天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算是侯官县乡下人。林纾是闽县人,故居在今天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这里原是福州郊区的地盘,1996年划归鼓楼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