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评论 |
短视的香港特首
香港向来自外地(含拥有香港身份证而非永久居民的香港居民)的买楼者,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1月16日下午,施政报告后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梁振英这是否歧视新移民,梁振英避而不答,只说资源要优先照顾香港居民。言下之意,在港居住工作缴税不足7年的新香港人,不算香港居民。
买家印花税2012年10月27日起实施。暂未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新香港人,包括内地来港工作的、来港读书的,统统变成外地人。胆敢买楼,15%伺候!闻有不忿青年扬言到政府总部抗议,后不见实施。程老汉猜测,或被“有关部门”摁住,或自知于事无补而放弃。内地人终归是内地人,被“维”惯了。
有网友评论程老汉的有关微博说:“活该,谁让你们去香港工作!”内地人来港工作、上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吸收人才的结果。为吸引内地人才,港府推出了专才计划、优才计划等,放宽年龄和带家属的限制,还放宽内地来港读大学的学生留港工作的条件,由几年前毕业后给三个月找工作变成给一年时间找工作。
闾丘露薇转发程老汉的微博时这样说:“这个规定(香港非永久居民买房要交买家印花税的规定)挺过分的,私人楼宇不是公屋综援等用纳税人的钱,政府提供的服务,因为有限,所以需要永久居民身份。拿了香港居民身份证,不就是香港居民了吗?上学,上公立医院都一视同仁,为何私人楼宇要这样区分?逻辑错误,和之前派六千元一样,政府制造民间族群分裂对立。”
闾丘所讲的“六千元”,指的是2011年,曾记港府向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派发六千元港币。
曾荫权那年本来打算向香港的社保基金“强积金及职业退休保障计划”每人注资六千元,但被舆论狠批后撤回原计划,改为向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派发六千元。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副教授李巨威当时就批评说,政府派钱无助社会和谐,反而深化永久居民与新移民之间的矛盾。
2012年2月,曾记港府再次派糖,这回改成提高退税上限,不管是否香港永久居民,只要是纳税人就都可以享受。
只照顾永久居民而忽视非永久居民,是港府政治上急功近利的表现:永久居民手上有选票,非永久居民手上没选票。
但是,这些拥有香港身份证而暂未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香港居民,终归是要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他们终归有一天会成为选民。
最后程老汉申明:程老汉并没有受到香港“买家印花税”不公平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