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香港卢峰文章:香港不应复建居屋

(2011-08-31 11:06:55)
标签:

香港

居屋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转发香港卢峰文章:香港不应复建居屋

(居屋,简单说就是政府兴建的卖给中低收入人群的房屋,因其名为“居者有其屋计划”而简称“居屋”)

……

事实上从谘询的情况看来,复建居屋几乎已成各党各派一致的诉求,不管是保皇派议员或泛民主派政党都把居屋列在要求清单上,要特区政府接受。曾特首不接受或不回应的话很容易变成“政治自杀”!

我们对复建居屋一直有保留,认为这项政策成本高但效果有限,又容易陷入尾大不掉的困境,加上帮助的对象不清不楚,曾特首及特区政府不应为了怕政治麻烦或一时掌声而轻率决定复建居屋。

先说为谁建居屋的问题。过往开展居者有其屋计划是为了让公屋户改善居住环境,搬到较宽敞的居屋,并腾出公屋单位让轮候公屋的市民可以加快上楼。此所以过往的居屋计划往往让公屋户优先选购,白表的私人住宅住户只占少数。可是,现时公屋轮候时间已大大缩短至三年以下,选择新界西北区公屋的申请人更可以在两年多左右分配到单位,这显然已令居屋换公屋的需求不再存在。另一方面,私楼居民申请居屋有严格的入息及资产限制,家庭月入三万元已基本上不符合资格。换言之,复建居屋最受惠的可能是交市值租金的公屋富户而不是在私楼捱贵租的中产家庭。

此外,兴建居屋需时极长。从开始规划到找寻合适土地到平整地盘到楼宇落成入伙起码要花七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曾特首十月拍板复建居屋,第一批单位也要在二○一八年才真正进入市场,才让市民居住。经过这样长的时间,楼市、经济状况可能出现重大变化,过高的楼价也许已回落至合理水平,楼价长升长有的迷思也许再次被打破,私人楼宇再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稀有货品。到时候,有种种行政、财务规限的居屋将会成为次货,吸引不到买家,甚至被长期丢空,无人问津。因停售居屋而丢空的货尾单位就要好几年才卖清,出售前政府还要花大笔公帑作维修保养。这样的浪费,真的合理吗?真的是善用资源吗?

更重要的是,政府是头巨型恐龙,转身不容易,应变更是论论尽尽。它一旦进入楼市,复建居屋,要再因经济、社会变迁而退市将非常困难,并会造成巨大的扭曲及浪费。

算来算去,居屋都是成本高效用成疑的措施,还是不复建的好。

转发香港卢峰文章:香港不应复建居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