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救济吃上瘾的港人
香港新界有一个叫做“天水围”的地方,由于政府大量兴建公屋,成为香港“贫下中民”的集中地。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由于经济窘困,那里常发生家庭惨剧,被媒体标签为“悲情社区”。十月中旬,天水围刚发生一起精神病母亲携一儿一女自杀事件,引发香港社会极大关注。
昨天(24日),天水围又发生一起企图自杀事件,把港人又吓了一跳。
企图自杀的妇人似乎是一个吃救济吃上瘾的人。
家住天水围天恩村的一家人,丈夫60余岁,妻子38岁,女儿下月满15岁。他们夫妻俩均无工作,一家三口靠政府的7000元综援(救济金)过日子。
昨天上午,姓郭主妇前往社会福利署领取综援(救济金)。社署职员提醒她,其女儿下月满15岁,根据规定须填表参加“自力更生计划”(当义工或找工作),否则社署有权终止其个人综援金额。郭女一听,反应极大,当场拒绝填表夺门而去。回家后情绪失控,大吵大闹,又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再反锁自己于房内,声言要自杀。
后大厦保安报警,消防员、救护员、警员,统统到场协助规劝,总算暂时结束一起自杀事件。
欧洲、澳洲、新西兰,也有大量这样的吃救济一族。比如德国,失业工人可以得到原工资67%至53%不等的失业救济。加上住房、小孩抚养等补助以及免交税款,一些失业工人的社会福利待遇甚至超过低收入者的收入,致使一部分失业者宁可在家闲着,也不愿从事低收入的工作。
纳税人就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