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奴很无聊
皇后码头,简称“皇码”,可以跟西班牙的那个足球俱乐部套套磁,沾沾光——香港这“皇码”,其价值跟西班牙“皇马”大约有一拼。但也不过尔尔。
那几个为了保卫“皇码”而在“皇码”绝
食的“保皇派”,声称“皇码”记载了港人的集体记忆,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确有价值,但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牛。真正的皇后码头,1925年落成,不对公众开放,专供港督及英国主要官员往返香港时使用,同时举行欢迎或送别仪式,皇后码头因而见证了本港一段殖民地历史。保皇派要保的就是这。

(1925年的皇后码头,那一片海,早已变成陆地了。)
可惜,如今这即将被拆迁的皇后码头,并不是1925年那座皇后码头,或者说不完全是那座码头,那座码头位于香港大会堂附近,早变了停车场。1954年,港英当局要填海搞建设,把皇后码头拆迁到现如今这个位置,并开放给公众使用。也就是说,论历史,如今这皇码,53年历史而已。

(如今这皇后码头,落成于1954年。就是高楼下那一小黑屋。)
兄弟我认为,保皇派的行动整整晚了53年,53年前就不该让港英当局拆迁皇码——如今,港府要拆迁皇码,目的和1954年港英当局的一样,要搞建设;而且处置原则也一样,拆迁重置。我就纳闷,怎么当年英国人要拆迁码头时,保皇派们都不吱声,如今香港人要拆迁码头,保皇派们就急成这样?
英国人在乎吗?他们要真在乎,1954年就不会拆迁码头。
这洋奴,做得也太无聊了。
兄弟我又想起,北京也有洋奴,因为洋大人瞧不上那间咖啡屋,逼着人家搬迁。
一个是逼着搬迁,一个是不让拆迁,都是洋奴,都很无聊。